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延安时期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8-01-20 15:12

  本文关键词: 张闻天 延安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出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延安时期,张闻天全面反思过去的"左"倾错误,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首倡并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了中共统一战线理论;创办延安马列学院,组建社会科学研究会,提高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张闻天为中共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Abstract]:During the Yan'an period, Zhang Wentian comprehensively reflected on the "left" errors of the past and supported the correct line represented by Mao Zedong; Initiated and promoted the peaceful settlement of the Xi'an incident, promo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nti-Japanese national United front, and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the CPC United front; The establishment of Yanan Institute of Marxism-Leninis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arty's Marxism-Leninist theory. Zhang Wentian established the ideological lin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o Zedong's thought. It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victorious development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广西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学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10BDJ002) 广西社科规划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学习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BKS009)
【分类号】:D231
【正文快照】: 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这是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这一时期,中共吸取过去革命的经验教训,在全党范围内发起了一场广泛深入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活动,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各方面工作成绩斐然,极大地加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进程。在学习活动中,作为中共中央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魁堂;中共中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制定[J];近代史研究;199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研究的环境考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苏盾;再论中共抗战后期军事战略的几个问题[J];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3 唐正芒;毛泽东论中国大革命胜利考析——兼论对陈独秀的历史评价[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4 胡忠明;;和战之间——战后中共建国方针之演变(1945年8月-1946年11月)[J];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5 于化民;;“三大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J];安徽史学;2007年05期

6 孙谦;;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7 王海光;;遵义会议前中共中央高层权力的转移:对毛泽东领导权威形成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8 王先明;韩振国;;“延安农村工作调查团”调查材料的发现及其价值——档案史料与根据地乡村社会研究[J];安徽史学;2012年02期

9 刘国华;毛泽东中西文化观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10 汪勇;;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新华;;《论十大关系》的文本解读及相关文献的比较研究[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尤文;;用科学发展观目标牵引现实的变革与创新[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尤文;;领导思维创新与科学发展——否定、重组与融合的辩证统一[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郭绪印;;简论宋庆龄在“武卫会”工作中的贡献[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美华;夏正伟;;试论日本投降后在江南地区的缴械[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秦立海;;民主联合政府与政治协商会议——1944—1949年中国政治发展演变述论[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7 南建党;文启湘;;从收入差距看陕西省统筹城乡发展[A];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研究[C];2011年

8 孙欲声;;二十世纪伟人论中国新式资本主义[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9 李建勇;;试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民问题的解决及其启示[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10 范小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与知识分子政策的演化(以1927—1940年为例)[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7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王彦堂;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教育研究(1937-1949)[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晓丽;普通高等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彪;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唐剑君;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宣传工作的历史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春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论争研究(1927.7-1937.7)[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贾慧;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当代启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松松;中国共产党老干部政策的历史演进[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游云琳;萧军解放区时期文艺观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马桂瑞;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寿林;转型时代的思想塑造[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丽明;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王健;张闻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冉思尧;;延安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生活[J];新湘评论;2012年20期

2 邹开明;邹春梅;;1994年以来关于延安时期党的廉政建设研究述评[J];理论观察;2012年06期

3 张和平;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3期

4 陈大莲;延安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简述[J];福建党史月刊;2001年10期

5 王光荣;毛泽东与延安时期的党报党刊[J];湘潮;2002年03期

6 张敏卿;浅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形成[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7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扩大群众基础的历史考察[J];滨州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8 陈桂香;延安时期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与发展[J];理论学习;2003年04期

9 邹腊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郝琦,冉春Z

本文编号:1448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448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e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