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大学生党员 切入点:党员发展机制 出处:《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2013年厦门大学大三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高校党组织发展大学生党员的甄别和遴选机制。研究发现:党员大学生在专业能力、人际关系与政治忠诚三个方面的表现都显著优于非党员大学生;民族、收入、出生地,以及父亲教育与职业等先天性因素对大学生是否成为党员都没有显著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data of the junior students of Xiamen University in 2013,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selecting and selecting the party members in the Party organizations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hree aspect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political loyalty wer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ose of non-Party students, but nationality, income, birthplace, father's education and occupation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membership.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政治系;
【基金】: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资助
【分类号】:D26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潘玉驹;何毅;;论发展性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2 龚惠香,王志强,沈文华;浙江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05期
3 吴晓刚;;中国的户籍制度与代际职业流动[J];社会学研究;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世杰;上官修敏;王传远;;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1期
2 郝兴海,张蕴娣;大学生入党动机探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周碧蕾;;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王嘉顺;;城乡分割、地域分割与职业获得的机会差异和模式差异1[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何毅;潘玉驹;;试论当前高校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6 金茗海;林易;;家庭背景与在泰中国留学生的学业表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谢颖;;阶层认同、地位变化和机会公平意识[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朱震宇;;浅议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途径[J];经营管理者;2013年22期
9 张阳;;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与优化——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4年02期
10 廖青;范秀娟;周永凯;;创新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深化艺工结合类院校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北京服装学院为例[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桂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7年
2 余佳;余佶;;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过去与未来:政策效应、改革取向与步骤选择[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祝建华;;缓解城市低保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政策研究[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储庆;国家、教育与地位获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3 贾楠;农民工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琳;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实证研究:经济机制与公共政策[D];复旦大学;2011年
5 楼苏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及其逻辑[D];浙江大学;2009年
6 余佳;“全球城市”的经济特质与二元劳动力市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季安照;阻力与对策[D];浙江大学;2010年
8 钟云华;学生贷款与贫困生的社会流动:资本转化理论的扩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甫勤;社会流动与分配公平感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陈曦;论雷锋奉献精神[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玺;基于公平理论的中国城市职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赵睿;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综观及创新[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华;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移及市民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胡陈冲;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泰来;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兰;西北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龙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王赞锋;从身份到契约[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高舒;家庭背景对重点大学毕业生初职地位获得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10 窦学伟;维吾尔族城镇居民职业地位获得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韩立福;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观——一种面向未来教育的评价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2 王建军;“大”学生评价[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3期
3 张霞燕;;以评价促发展——对学生评价改革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李慧;;论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学生评价原则[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5 俎媛媛;;美国真实性学生评价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6期
6 马勇琼;;构建符合新课程的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体发展[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放,石新明;新形势下学生党员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2 沈进莲;把好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入口关的几点对策[J];镇江高专学报;2003年03期
3 马志国;莱城电厂党员发展有新招[J];政工研究动态;2003年06期
4 朱金茂;;关于新形势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实践与思考[J];宁波通讯;2003年06期
5 ;新时期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对策[J];组织人事学研究;2004年02期
6 覃清香;坚持“三贴近” 永葆先进性——湖南常德市党员先进性教育试点活动的几点启示[J];党建;2004年Z1期
7 王永贵;党的先进性的基础——党员的先进性[J];政工学刊;2004年03期
8 舒组文;以“党员先锋号”为载体实现“三创两建”目标[J];新长征;2004年03期
9 颜新娟;新时期发挥、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探索和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7期
10 龚国成;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天中学刊;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有勤;;简论新形势下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建伟;;保持党员先进性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青海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获奖论文集[C];2006年
3 费雅君;;对建立健全党组织关心帮助党员长效机制的研究[A];青海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获奖论文集[C];2006年
4 董丽霞;;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曾刚;;把握先进性特征 依照职能定位 构建党员先进性教育管理长效机制[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建设”论文汇编——2006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工作会议材料[C];2006年
6 彭远奎;姜波;祁彦勇;岳会敏;关雪虹;关玉晶;;创建科学的工作体系 开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建辉;;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立的探讨[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8 何光国;;谈谈新时期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张小辉;;试论“双向培养”的理论逻辑[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鞠小平;;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卿;牟定县积极为农村贫困党员办实事[N];楚雄日报(汉);2006年
2 中共临邑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徐安国;健全党员关怀服务机制[N];德州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陈俊;安顺强化帮扶措施激励贫困党员自主创业[N];贵州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曾富沅 李传宝;资源县党员活动呈“双赢”好局面[N];桂林日报;2007年
5 廖庆凌邋林贵肯 何建华;“绝不让一名困难党员掉队”[N];广西日报;2007年
6 杨怀武 记者 李文武;朝天:展示党员先进性庆“七一”[N];广元日报;2007年
7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王平昌;用关爱激发农村党员活力[N];湖北日报;2006年
8 中共商丘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张国伟;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一项长效机制[N];商丘日报;2006年
9 拓玲;党员 亮出身份践行承诺[N];西安日报;2007年
10 沈竞轩 徐桢 刘成文 沈斌;连云港农村党员在“双带”实践中弘扬先进性[N];新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洋;结合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安丽;农村党员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刘丹丹;新时期农村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湘潭大学;2009年
3 吴兴红;中共对党员社会成份规定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D];中南大学;2006年
4 谭树亮;中共党员发展政策研究(1921-1949)[D];南京大学;2013年
5 刘祯祯;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庞楠;我国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党员信仰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炳元;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的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晓丽;新时期城市社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任娟;新形势下加强鄂尔多斯市直机关党员管理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10 任金凤;昆明理工大学贫困生党员生活质量调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03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60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