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古田会议后士兵委员会与政治委员的权力消长

发布时间:2018-05-18 07:22

  本文选题:古田会议 + 红军 ; 参考:《东南学术》2017年01期


【摘要】:古田会议强化了政治委员权力,但士兵委员会不仅未被触动,还在《废止肉刑问题》决议中获得了新的监督权。1930年国民党爆发派系战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大规模整编红军,抓住有利时机发动进攻。共产国际根据苏联建设红军经验,指示中共在红军废除士兵委员会,授予政治委员最后决定权。共产国际指示体现在当年9月的六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并逐步传达到各地红军,建军初期发挥积极作用的士兵委员会到1931年下半年走向消亡。在毛泽东主导下,中央苏区红军的制度探索比较主动,在权力结构从分散到集中的演变中,共产国际、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大方向基本一致。
[Abstract]:The Gutian Conference strengthened the political committee's power, but the soldiers' committee was not touched, but it also gained new supervisory powers in the resolution on the abolition of corporal punishment. In 1930, the Kuomintang broke out a factional war, and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Mao Zedong organized the Red Army on a large scale. Seize the favorable opportunity to launch the attack.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the Soviet Union in building the Red Army, Comintern instructe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abolish the soldiers Committee in the Red Army and give the political Committee the final decision.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were embodied in the resolutions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six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September of that year, and were gradually conveyed to the Red Army all over the world.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o Zedong, the Red Army in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was more active in exploring the system.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power structure from decentralization to centralization,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Comintern,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Mao Zedong was basically the sam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
【分类号】:D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建强;;红军时期的士兵委员会制度探析[J];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05期

2 龙心刚;谢春娅;刘涛;;红军时期士兵委员会制度述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3 王建强;红军由党代表制度到政治委员制度的变化——兼论红四军政治委员制度的由来[J];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06期

4 张永;;1929年朱毛之争与红军的权力结构演变[J];近代史研究;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永;;古田会议后士兵委员会与政治委员的权力消长[J];东南学术;2017年01期

2 应星;;红四军领导机构的演化与主力红军的组织形态[J];苏区研究;2016年03期

3 张斌奇;汪炜伟;;“古田会议”与近代中国兵文化的转折初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6年02期

4 彭景涛;邱小云;陈刚;;2015年国内苏区研究述评[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5 刘小花;陈洪模;;中共建军初期对红军建设的探索[J];红广角;2015年02期

6 孙扬;;国共两党军队政治工作比较初探(1927~1937)[J];民国研究;2008年Z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晓农;;朱毛红军士兵委员会制度的建立与取消[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萧扬;;胡乔木谈毛泽东与张闻天[J];炎黄春秋;2011年08期

3 蒋伯英;;萧克将军访谈录——一份尘封27年的口述历史[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02期

4 马社香;王卓超;;“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王卓超回忆1965年毛泽东在重上井冈山期间的一次谈话[J];党的文献;2006年03期

5 于潇;;论红军时期的士兵委员会[J];军事历史研究;2005年04期

6 熊寿祺;红军第四军状况[J];党的文献;1999年02期

7 增昌;;中国兵士状况及我们运动的方针[J];中国青年;1924年08期

8 中夏;;论兵士运动[J];中国青年;192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少华;;试析井冈山时期的士兵委员会制度[J];学理论;2011年08期

2 杨新跃;杨梅生的新生[J];党史纵横;1993年03期

3 陈舟;;人民解放军民主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军人委员会[J];军事历史;1993年03期

4 于潇;;论红军时期的士兵委员会[J];军事历史研究;2005年04期

5 杨少华;;从管理学视角看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士兵委员会制度[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黄文主;;中央红军最早实行供给制[J];军事历史;1992年03期

7 少青;;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始于何时?[J];军事历史;1992年03期

8 ;彭总往事回忆(一)[J];求实;1980年03期

9 闻羽;;关于“默契”的联想[J];民主;2007年06期

10 李志民;;革命战争考验了我[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1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西安理工大学思政部 冯晓霞;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民主实践[N];光明日报;2012年

2 ;李灿[N];人民日报;2006年

3 戴庆明 特约记者 张发先 本报记者 赵剑平 张曙光;奏响和谐之声[N];人民武警;2006年

4 张震;八一感言[N];人民日报;2007年

5 梁有昶邋车玲;伊朗军方称:正为入侵者挖掘32万座坟墓[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杜康 代烽;平等之范,,回望红军中官兵一致[N];解放军报;2014年



本文编号:1904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904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7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