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现实认知方式的转型探析
本文选题:认知方式 + 负面反应 ; 参考:《领导科学》2017年01期
【摘要】: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社会变革节奏加快,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人对压力的感受与其态度相关:抱有积极态度的人不易对压力做出负面反应,但若持消极态度,老是吹毛求疵或不满现状,你就容易被压力压坏。年轻干部对压力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思维方式。心理压力是一种情绪体验,认知则对人的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具有较强的调控能力。通过认知方式的转型,年轻干部能有效增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process and the quickening pace of social change, leading cadres at all levels, especially young cadres, are shouldering more and more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is also increasing. People's feelings of stress are related to their attitudes: positive people are less likely to react negatively to stress, but if they are negative, they are always critical or dissatisfied with the status quo, and you are vulnerable to stress. How young cadres react to stress depends largely on their way of thinking. Psychological stress is a kind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while cognition has a strong ability to regulate people's emotion,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gnitive style, young cadres can increase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
【分类号】:D26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於兴中;;心性与道德[J];南风窗;2013年09期
2 黄显中;行政认知方式论纲[J];理论学刊;2004年09期
3 庞翠菊;;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学理论;2013年17期
4 裴桂清;符潇潇;;浅析认知方式转变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J];学理论;2013年06期
5 李肖;;浅析认知方式对汉语词汇记忆的影响[J];学理论;2013年09期
6 韩向前;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心理演变的趋势[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6年06期
7 支丽丽;;词汇教学中的认知方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8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丽苹;毛伟宾;;压力和认知方式对基于事件的错误记忆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贞琳;方俊明;郭祖仪;李文馥;;认知方式对幼儿部分遮挡绘画影响[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陈琦;吴洪健;;在建构性多媒体学习环境中教学支架和认知方式对小学生应用题学习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邓春暖;;不同场认知方式的中小学生阅读理解中插图效应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孙丽;;不同认知方式个体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必隐;;程序模式与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7 刘伟方;司继伟;孙燕;杨佳;华晓腾;;认知方式与算术技能影响估算策略选择的年龄相关差异[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刘伟方;司继伟;孙燕;杨佳;华晓腾;;认知方式与算术技能对估算策略选择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徐增杰;李寿欣;陈慧媛;;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语篇阅读中抑制干扰信息的眼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寿欣;;不同认知方式个体汉语词汇加工过程中一侧化效应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杨敏;大数据向人类认知方式提出新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李寿欣 张倩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认知方式:认知与人格的桥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张亮;听觉是婴幼儿第一认知方式[N];科技日报;2004年
4 李平升 靖远县中堡中学;浅谈对学生的心理教育[N];白银日报;2009年
5 ;《思考的地理学:东西方思考方式的差异及成因》[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利燕;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元广;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任务难度和认知方式的调节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段惠琼;认知方式对语篇阅读的信息处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肖晶;大学生抑郁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型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文娟;认知方式对延迟折扣效应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晓蕊;预期评价、认知方式与情绪对高中生创造力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曹甜;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认知方式和英语学习风格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4 张雪彪;基于学生认知方式的教材呈现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5 吴晓波;初中学生场认知方式与语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6 曹婧;情绪、场认知方式对注意瞬脱的影响[D];济南大学;2016年
7 孙丽苹;压力和认知方式对基于事件错误记忆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晓_g;认知方式、自我监控对高中生数学解题效果和表征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峻;初中学生场认知方式特点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10 孙丽;不同认知方式个体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62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96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