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推进党内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
[Abstract]:The "regulations on Inner-Party Supervis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regulations") adopted by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regulations") throughout Chapter VI emphasize and highlight the important issue and importa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inner-party supervision and external supervision". Article 39 specifically states: "Party organizations at all levels and leading cadres of the party should take it seriously, conscientiously accept social supervision, make use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mote the openness of party affairs,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supervision, and accept criticism from the masses with an open mind." The news media should adhere to the unity of party spirit and people's character and insist on being correct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分类号】:D26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晓冬;方向明;;劳动力转移如何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基于路径分析方法的检验[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8期
2 王国辉;鲍莹莹;;老人居家养老意愿的年龄差异、子女支持偏好及其解释——基于CGSS2012年老年人状况综合调查数据[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周红云;胡浩钰;;社会支持对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影响——基于武汉和深圳的调查数据[J];西北人口;2017年04期
4 郑志丹;郑研辉;;社会支持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代际经济支持内生性视角的再检验[J];人口与经济;2017年04期
5 王飞鹏;白卫国;;农村基本养老服务可及性研究——基于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农村调研数据[J];人口与经济;2017年04期
6 胡宏兵;高娜娜;;城乡二元结构养老保险与农村居民消费不足[J];宏观经济研究;2017年07期
7 吴海涛;宋嘉豪;;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LHLS数据的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8 杨华磊;;全面二孩下的社会体制建设——生育2.0时代下如何释放生育力量[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年04期
9 周晓蒙;刘琦;;失能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10 柳晨;;农民参与新农保的影响因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新;李春华;;城乡老年人口健康差异研究[J];人口学刊;2014年05期
2 郭光芝;杨翠迎;冯广刚;;国家新农保制度中政府财政责任的动态评估——基于国际经验的比较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年02期
3 卞琦娟;朱红根;张宗毅;;农户新农保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3年12期
4 许芳;徐国虎;;民族贫困地区弱势农民群体“新农保”参保意愿与行为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来凤县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5 董丽;;影响新农保女性参保者满意度的因素研究——基于广东平远县的调研证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年08期
6 邓大松;董明媛;;“新农保”中农民缴费能力评估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试点地区的调研数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7 韩会娟;李阳阳;;家庭结构变迁背景下对农村养老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13期
8 王晶;郭乔冬;;传统孝文化视野下的农村家庭养老问题[J];学理论;2013年17期
9 刘晓梅;卢立群;;国外养老金改革经验及对中国新农保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05期
10 郭云南;姚洋;;宗族网络与农村劳动力流动[J];管理世界;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来生;舆论监督是反腐败的有效手段[J];内蒙古宣传;2000年02期
2 ;徐光春:如何正确看待舆论监督的难[J];内蒙古宣传;2000年07期
3 田宏胜;加强舆论监督 完善民主机制[J];唯实;2000年Z1期
4 蔡恩泽;;舆论监督:冲动与犹豫[J];人民政坛;2001年03期
5 皇甫美鲜;探索舆论监督的新途径[J];内蒙古宣传;2001年01期
6 ;舆论监督要出以公心[J];党建;2002年06期
7 封新华;舆论监督必须把好五关[J];学习导报;2003年04期
8 戴松;“三贴近”与舆论监督[J];学习导报;2003年09期
9 方少勇;加强舆论监督工作 服务政治文明建设[J];福建党史月刊;2003年10期
10 李道;;如何充分发挥县域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和布克赛尔县新闻的舆论监督[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琳;;论政府行政中的舆论监督[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邬思源;;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舆论监督[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3 刘慎元;;舆论监督与政府形象[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童兵;;在权力与权利之间——对当前舆论监督走势的评点[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5 乔云霞;;论中共主要领导人舆论监督思想的发展[A];新闻学论集第26辑[C];2011年
6 黄旦;;身份与角色的两难:中国的“报刊批评”和“舆论监督”[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7 刘秀来;;讲究舆论监督的艺术[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刘锐;;舆论监督稿件要与当事人见面,福兮?祸兮![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郑华琼;;舆论监督制度探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李慧;张国霞;;舆论监督对食品安全的作用[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绍根 温旭红;“舆论监督”小史[N];中华新闻报;2004年
2 刘建军 巩育强 李红兵;惠丰公司构筑舆论监督体系见实效[N];长治日报;2007年
3 姜明安;舆论监督于新闻媒体是权利而非义务[N];检察日报;2007年
4 池若;对设立“舆论监督奖”的目的,我很怀疑[N];检察日报;2007年
5 陈少东;加强舆论监督 构建和谐社会[N];联合日报;2007年
6 记者 严丽君;“支持舆论监督,自觉接受舆论监督”[N];南方日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员;舆论监督之兴,,党和人民之福[N];南方日报;2007年
8 丁永防;让舆论监督切实发挥作用[N];人民代表报;2007年
9 苗武军;舆论监督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好作用[N];山西日报;2006年
10 汕尾广播电视台电视中心 张春风;实施正确舆论监督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N];汕尾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章瑞;舆论监督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叶战备;权力制约视角下的舆论监督[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程金福;媒介权力与政治权力的结构变迁[D];复旦大学;2007年
4 朱春霞;论信息公开[D];复旦大学;2005年
5 周晓红;守望的缺失与重建:中国证券纸媒股市报道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科;当下中国舆论监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俞永生;论加强舆论监督的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永权;论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李军林;建国初期舆论监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欣;公民社会语境下的舆论监督[D];重庆大学;2009年
6 奠红兵;我国舆论监督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红梅;舆论监督的政治学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志文;新时期我国舆论监督的新发展及其动因探悉[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玉华;转型期舆论监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钟芸;中国舆论监督体制的现状、对策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29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129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