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治理转型中的“钉子户”及其抗争——反思既有讨论的争议与局限

发布时间:2019-04-29 13:03
【摘要】:"钉子户"及其抗争是城乡基层治理中的突出现象,近年来媒体和学界围绕此类问题也初步形成了比较激烈的争议。经过分析可以发现,现有讨论在研究对象上呈现城市"钉子户"和乡村"钉子户"的差异,却缺少对"钉子户"具体类型的细致划分;在讨论立场上呈现出政府本位、社会本位和"钉子户"本位的分歧,缺乏立场之间的平衡;在援引的理论资源上呈现出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的学科视角差异性,缺乏对理论背后意识形态的反思。总结和反思既有讨论及其背后的学理逻辑,有助于我们对"钉子户"及其抗争现象复杂性的认识。但只有进一步拓展问题意识,运用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分析进路,才能准确把脉"钉子户"及其抗争所折射的治理困局。
[Abstrac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民政治支持与乡村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研究”(12CZZ04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推动基层民主发展”(11&ZD029)
【分类号】:D26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锋;;网络传播视阈下的“钉子户”事件解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陈绍军;刘玉珍;;城市房屋拆迁中“钉子户”的博弈逻辑——以N市被拆迁户为例[J];东疆学刊;2011年01期

3 尹晓磊;国家逻辑与农民道义之间[J];读书;2005年07期

4 张东进;;“钉子户”的媒介形象建构分析[J];东南传播;2013年02期

5 王达;;破解征收拆迁“钉子户”策略[J];中国房地产;2014年03期

6 吕德文;陈锋;;在“钉子户”与“特困户”之间——重新理解税费改革[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田先红;高万芹;;发现边缘人——近年来华中村治研究的转向与拓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金细簪;;国外关于土地征收中“钉子户”决策行为研究的借鉴与启示[J];经济论坛;2013年11期

9 叶竹盛;;“钉子户”:弱者的博弈[J];南风窗;2012年12期

10 贺雪峰;;论利益密集型农村地区的治理——以河南周口市郊农村调研为讨论基础[J];政治学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德文;治理钉子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牛慧娟;“钉子户”现象的物权法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陈源静;城中村拆迁场域中被拆迁主体的行动演绎[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霍方;征地拆迁中的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平衡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4 马士玉;房屋拆迁中的公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长林;储天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话语分析[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2 张泽;李鹏;;两岸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比较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陈先兵;;维权话语与抗争逻辑——中国农村群体性抗争事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苏君阳;;知识冲突与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曾润喜;王国华;陈强;;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网络社会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杨成虎;;政策分析中的人性理论[J];长白学刊;2012年02期

7 徐文锦;黄毅峰;;互联网:政治稳定的“双刃剑”[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8 海云志;;集体行动发生的三种解释路径及其简评[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王静文;王培忠;;论城市拆迁过程中政府责任机制的构建[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10 刘燕舞;;农民集体行动动力机制的一个分析视角——以豫东曹村8队农民集体行动为个案[J];长江论坛;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力;曹振飞;;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治安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董海军;代红娟;;农民维权抗争的无效表达:流于过程的情感行动——对西安Y区征地抗争事件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廖小东;曹文波;;民间组织在社会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桂权;王锦东;;“社会生产”语境下传媒的公共呈现与意见表达——基于两个经验研究的思考[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5 朱谦;;环境公共决策中信息公开的价值与规范研究——基于近年来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争端个案的解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麦尚文;;价值传播与社会认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价值观呈现与传播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吴兴民;;抗争、表达与秩序重构——论群体性事件的政府治理新思维[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8 张超;;试论社会资本和政治稳定的内在逻辑[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9 黄晓星;;社区运动的“社区性”——对现行社区运动理论的回应与补充[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贾玉娇;;社会建设视角下网络集群事件管理探析[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2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邓文;雷震与战后台湾社会运动[D];武汉大学;2010年

5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韩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治理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付刚;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佳;金融危机对社会稳定结构的影响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韦柳明;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林小丽;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江勤;农民集体上访的生成逻辑[D];南昌大学;2010年

7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云革;上访群体的社会工作介入及其反思[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雅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动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郑小田;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钟书,翁里;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周威坤;;暴力拆迁与暴力维权问题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王郅强,麻宝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探讨[J];长白学刊;2004年02期

4 彭小兵,谭蓉,户邑;城市拆迁纠纷的博弈分析及对策建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彭小兵;郑荣娟;;利益博弈、制度公正与城市拆迁纠纷化解机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张丽;;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被拆迁户心理透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张婉;;最牛的“钉子户”你当不起[J];现代班组;2007年05期

8 贺蕊莉;;“拆迁税负”、转嫁阻滞与社会风险防范——对大连市近14年来的拆迁调研[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3期

9 唐代中;马卫锋;;基于演化博弈的城市拆迁补偿机制研究[J];财贸研究;2007年06期

10 朱东恺,施国庆;城市建设征地和拆迁中的利益关系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户邑;城市拆迁运作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梁铁中;利益整合:城市改造拆迁中城区政府的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褚江丽;当代中国宪政进程中的公共利益原则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吕德文;治理钉子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泳惠;“城管”的媒介形象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巩辉;社会组织化解城市拆迁矛盾的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左力;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王成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陈铭;政策网络视角下城市拆迁过程的利益互动与协调[D];厦门大学;2008年

6 徐敏;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蕾;城市动迁居民利益表达的行动选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恒祥;;幸运的英国“钉子户”[J];政府法制;2006年11期

2 ;昆明“钉子户”遭“围城”[J];共产党员;2010年24期

3 ;做个灵魂“钉子户”[J];中国劳动保障;2007年07期

4 清唱;;把“钉子户”当棵“树”[J];新湘评论;2010年17期

5 李家耀;罗建锋;;如何做好“钉子户”的工作 以柔克刚 以正压邪 以法制乱[J];乡镇论坛;1990年07期

6 王达;;产生“钉子户”的原因及破解对策[J];中国房地产;2014年09期

7 刘军;元涛;傅双琪;;世界各国如何面对拆迁“钉子户”[J];半月选读;2007年08期

8 ;碰上个别“钉子户”农村干部怎么办?[J];农村发展论丛;2000年15期

9 杨涛;;市长难拔“钉子户”[J];检察风云;2006年11期

10 王达;;“钉子户”产生原因再分析及破解对策[J];中国房地产;2014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红斌;高静;;从重庆最牛“钉子户”拆迁事件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城市规划调整[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丽华;;五招巧拔“钉子户”[A];2013河北省班主任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永t,

本文编号:2468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468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5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