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的形成演变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7-03-25 17:00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的形成演变及其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平正义,具有公正、公平、平等的涵义,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解释,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具体的概念。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理想追求和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也是当前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提出实现公平正义的途径是彻底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的指导思想。在中西方文化中,也闪烁着丰富的关于公平正义的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的历史时期,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理想,始终致力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毛泽东、邓小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十六大以来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公平正义思想成果。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胜利,确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公平正义的进一步实现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邓小平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邓小平公平正义观进行丰富和加深。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突出任务,对民生、制度、文化等问题等做了深刻思考。 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采用了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将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观分为产生和形成、丰富和发展、成熟与完善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做了分析,最后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发展历程给我们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公平正义 历史评价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绪论8-13
- (一) 核心概念解释8-10
- 1. 公平正义的概念8-9
- 2. 公平与正义的关系9-10
- (二) 选题背景和意义10-13
- 1. 选题研究背景10-11
- 2. 选题研究意义11-13
- 一、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的理论渊源13-19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13-16
- 1. 社会公正的判断标准:社会生产力13-14
- 2. 社会公正的根本要求:消灭阶级和私有制14-15
- 3. 社会公正的理想状态:人的自由解放与共产主义15-16
- (二) 西方文化中的公平正义思想16-17
-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平正义思想17-19
- 二、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的产生与形成19-26
- (一) 社会背景分析19-20
- 1. 社会思潮的更新与变化19-20
- 2. 中国革命的实践与成果20
- (二) 毛泽东的公平正义观20-23
- 1. 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平等自由权利21-22
- 2. “一大二公”的平均分配观22-23
- (三) 历史意义评析23-24
- (四) 历史局限评析24-26
- 1. 机械模仿大于灵活创新24
- 2. 主观愿望脱离客观实际24-25
- 3. 集体利益压抑个性发展25-26
- 三、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的丰富与发展26-35
- (一) 社会背景分析26-27
- (二)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的公平正义观变迁27-31
- 1. “三个有利于”是公平正义观的标准27-28
- 2.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公平正义观的主题28-30
- 3. 共同富裕是公平正义观的目标30-31
- (三) 历史意义评析31-32
- (四) 历史局限评析32-35
- 1. 公平正义观的实践走向片面化33
- 2. 公平正义缺乏社会基础33-35
- 四、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的成熟与完善35-42
- (一) 社会背景分析35-36
- (二) 十六大以来党的公平正义理论36-42
- 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公平正义观36-38
- 2.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推进公平正义实践38-42
- 五、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的启示42-51
- (一) 社会发展是实现公平正义的物质源泉42-44
- 1.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42-43
- 2. 实现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发展43-44
- 3. 实现社会体制的文明发展44
- (二) 利益协调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内在机制44-46
- (三) 制度建设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46-48
- 1. 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46-47
- 2. 健全和完善民主法治制度47
- 3. 创新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47-48
- 4. 保障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48
- 5. 改进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48
- (四) 文化道德是实现公平正义的精神支撑48-51
- 结束语51-52
- 参考文献52-5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宝国;;论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及其创新与发展[J];长白学刊;2009年06期
2 邓连引;;共产党人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探索与实践[J];理论与当代;2011年07期
3 温家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J];求是;2012年08期
4 何建华;;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与社会主义实践[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的形成演变及其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6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