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党群关系同心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4 06:16
  不同于西方政党和选民关系中的"政党多元主义",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是同心圆关系。在党群关系研究中,"同心圆"理论可以承接"师生论""工具论""人民中心论",成为宏观理论模型。其中,党是"圆心"和领导核心。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构成共同政治和思想基础,体现为一致性和向心力;人民群众历史的、具体的利益和价值观差异是长短不同的"半径",体现为差异性和离心力。党群关系同心圆的本质是一致性基础上的差异性以及用一致性包容差异性。为了增强向心力,克服离心力,同心圆理论需遵循五条"定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善于通过协商民主找到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党要通过千百条线索和人民群众联系起来;党要贯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同心圆收缩凝聚力量,扩张实行靶向治理。 

【文章来源】:观察与思考. 2020,(09)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党群关系是同心圆
    (一)何谓“群众”
    (二)何谓党群关系同心圆
三、党群关系同心圆的理论意涵
四、画出最大同心圆必须遵循五条“定理”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党建研究:定位、框架与趋势[J]. 祝灵君.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6(02)
[2]创新“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的理念和方法[J]. 孙应帅.  浙江学刊. 2016(01)
[3]和群众“在一起”——重视和加强新时期党的群团工作[J]. 张荣臣.  紫光阁. 2015(08)
[4]列宁关于密切党群关系的思想与现实启示[J]. 蒯正明.  社会主义研究. 2013(06)
[5]90年来党密切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启示[J]. 李景田.  新湘评论. 2011(15)
[6]党群关系:党的生命力之所在[J]. 黄苇町.  同舟共进. 2011(07)
[7]论党的群众工作——兼论党的群众工作传统和新世纪群众工作的特点[J]. 李君如.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1(06)
[8]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党群干群关系面临的矛盾与对策[J]. 孙铁民.  重庆社会科学. 2006(05)
[9]“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J]. 景跃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10]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J]. 蔡长水,胡永佳.  党建研究. 2002(03)



本文编号:3062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062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3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