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共青团参与脱贫攻坚:机制、特点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1-03-04 08:51
  参与脱贫攻坚是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作为。共青团在参与脱贫攻坚过程中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运行机制,这一机制以党政统筹部署与落实作为前置机制,以共青团自身系统统筹与执行作为组织机制,以多样化的横向扶贫协作作为协同机制,以合理区分不同层级组织的角色作为分工机制。共青团参与脱贫攻坚主要有服务大局与主责主业深入融合、社会动员与组织动员双管齐下、青春扶贫与青年脱贫有机结合、脱贫需求与扶贫供给精准对接等特点。未来,共青团要将工作重心从完成脱贫任务转向巩固脱贫成效,将合作机制从任务型协同转为制度化协同,将目标定位由短期性青年脱贫变为长远性青年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0,3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共青团参与脱贫攻坚:机制、特点与展望


共青团参与脱贫攻坚的机制

共青团,党政,协议层,体系


一是跨省不同地区共青团之间的扶贫协作。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关系,并明确了扶贫协作的总体要求、工作任务和保障举措。各省级党政根据上述文件要求建立东西扶贫对口协作机制,扶贫协作双方的党委政府签订总体性的东西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为不同省域的共青团组织开展扶贫协作提供前置性政策框架。在不同地区的同级党政签订扶贫协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两地共青团签订扶贫协作的框架协议或实施方案。这是共青团组织间扶贫协作最为普遍的形式,在省级共青团扶贫协作机制下往往还有市县共青团扶贫协作机制,从而形成了党政统筹下的共青团扶贫协议层级体系(见图2)。二是省级行政区内不同地域共青团之间的扶贫协作。例如,山东省烟台和德州共青团之间签订了《烟台共青团·德州共青团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确定在文化交流、希望工程、经济合作、公益项目合作、青年创新创业5个领域开展合作。山东潍坊和聊城两地的团委则签订了《潍坊共青团·聊城共青团扶贫协作框架协议》,确定双方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社会扶贫和青年就业创业等方面加强合作。在《广东共青团助力精准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中也明确了广东省内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团组织对口帮扶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整体性组织逻辑视野中的共青团团内协同创新研究[J]. 刘俊彦.  中国青年研究. 2016(12)
[2]作为动员结构的网络:社会网络、虚拟网络与抗争动员[J]. 黄荣贵.  复旦政治学评论. 2012(00)
[3]协作性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意义[J]. 孟庆国,吕志奎.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2(02)
[4]社会大变革时期共青团的青年动员[J]. 陆玉林.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9(02)



本文编号:3062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062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0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