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定力——基于“三大治理”的分析框架
发布时间:2021-05-06 2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险象环生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临危不乱,围绕什么是战略定力、为何要保持战略定力以及如何增强战略定力进行了深度的理论创新,并将其精准地运用于党内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的实践之中,从而成功化解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这种高度的战略定力,适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充分展示了其治国理政的智慧与成效,为今后应对国内外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为破解全球治理难题树立了光辉典范。
【文章来源】:社会主义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战略定力的内涵:基于“三大治理”的分层释义
(一)关于党内治理层面的战略定力
(二)关于国家治理层面的战略定力
(三)关于全球治理层面的战略定力
二、保持战略定力的缘由:“三大治理”的历史经验与现实诉求
(一)从党内治理来看,保持战略定力是党战胜困难、抵制诱惑、拒腐防变的重要保证
(二)从国家治理来看,保持战略定力是党驾驭形势、纵览全局、深化改革的基本素质
(三)从全球治理来看,保持战略定力是党持续推动和扩大对外开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
三、增强战略定力的进路:“三大治理”同向发力
(一)增强党内治理的战略定力,防止落入“塔西佗陷阱”
1. 牢记使命,孜孜不怠,强化战略理念。
2. 认清规律、遵循规律,建立战略思维。
3. 从严治党,反腐倡廉,提升战略自律。
(二)增强国家治理的战略定力,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和“西化分化陷阱”
1.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握战略主动。
2. 强化法治,完善制度,巩固战略保障。
(三)增强全球治理的战略定力,防止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1. 正确看待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保持战略清醒。
2. 科学评估外部风险和挑战,加强战略谋划。
3. 提升开放的力度和主动性,加快战略实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对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作出重要批示[J]. 秘书工作. 2014(11)
本文编号:3172535
【文章来源】:社会主义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战略定力的内涵:基于“三大治理”的分层释义
(一)关于党内治理层面的战略定力
(二)关于国家治理层面的战略定力
(三)关于全球治理层面的战略定力
二、保持战略定力的缘由:“三大治理”的历史经验与现实诉求
(一)从党内治理来看,保持战略定力是党战胜困难、抵制诱惑、拒腐防变的重要保证
(二)从国家治理来看,保持战略定力是党驾驭形势、纵览全局、深化改革的基本素质
(三)从全球治理来看,保持战略定力是党持续推动和扩大对外开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
三、增强战略定力的进路:“三大治理”同向发力
(一)增强党内治理的战略定力,防止落入“塔西佗陷阱”
1. 牢记使命,孜孜不怠,强化战略理念。
2. 认清规律、遵循规律,建立战略思维。
3. 从严治党,反腐倡廉,提升战略自律。
(二)增强国家治理的战略定力,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和“西化分化陷阱”
1.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握战略主动。
2. 强化法治,完善制度,巩固战略保障。
(三)增强全球治理的战略定力,防止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1. 正确看待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保持战略清醒。
2. 科学评估外部风险和挑战,加强战略谋划。
3. 提升开放的力度和主动性,加快战略实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对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作出重要批示[J]. 秘书工作. 2014(11)
本文编号:3172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17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