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后备干部培养体系的转型与重塑
发布时间:2021-05-07 22:23
后备干部培养是确保农村治理稳定性的人才保障,也是观察基层治理的重要窗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后备干部培养体系经历了从"镶嵌于生产体系"到"党组织培养体系与自治选举体系竞合",再到"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的二元分离"的历史演变。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村干部功能定位的政策转向、基层干部培养的组织策略转变是农村后备干部培养体系演变的三重要素。为了应对农村后备干部培养体系转型而产生的实践困境,基层政府常采取治理事务重组、治理网络重构和干部资源整合等治理策略。当前的"富人治村""能人回乡"等干部选拔方式,难以从根源上解决农村治理人才供给不足的困境,有必要进行反思。重塑可持续的农村干部培养体系需要认真处理好乡村关系、干群互动关系、公职化与自治关系。
【文章来源】:思想战线. 2020,4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干部培养的历史演变
(一)集体主义时期(1949~1987年):干部培养体系镶嵌于生产体系
(二)农业税费时期(1987~2006年):党组织培养体系与自治选举体系竞合
(三)后税费时期(2006年至今):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的二元分离
三、农村后备干部培养体系演变的三重要素
(一)内生性干部供给的结构转型
(二)村干部功能定位的政策转向
(三)基层组织干部培养的策略变动
四、当前农村后备干部培养的应变
(一)治理事务的重组
(二)乡村权力网络的重构
(三)干部资源的整合
五、重塑农村后备干部培养体系
(一)对当前农村干部培养应变模式的反思
(二)重塑农村后备干部培养体系需处理的几对关系
1.乡村关系。
2.干群互动关系。
3.干部公职化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村级治理的“行政化”与村级治理体系的重建[J]. 朱政,徐铜柱. 社会主义研究. 2018(01)
[2]人民共和国的文明内涵[J]. 张志强,李放春,潘维,欧树军,潘妮妮,老田,谢茂松,章永乐,陈颀,丁耘,徐俊忠,宋少鹏,贺照田,董丽敏,张华,谭同学,肖文明,何浩,郭春林. 开放时代. 2018(01)
[3]富人治村的类型与基层民主实践机制研究[J]. 仇叶. 中国农村观察. 2017(01)
[4]农村分化背景下富人治村的类型及其影响[J]. 刘磊. 人文杂志. 2016(12)
[5]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治理转型[J]. 项继权,王明为. 求实. 2016(10)
[6]富人治村的类型与机制研究[J]. 陈柏峰. 北京社会科学. 2016(09)
[7]村干部公职化管理的多重维度[J]. 陶振. 重庆社会科学. 2016(07)
[8]富人治村的逻辑与后果[J]. 刘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9]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与村级党组织的应对[J]. 赵大朋.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5(04)
[10]控制的自治:村级治理半行政化的形成机制与内在困境——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的问题讨论[J]. 王丽惠. 中国农村观察. 2015(02)
本文编号:3174151
【文章来源】:思想战线. 2020,4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干部培养的历史演变
(一)集体主义时期(1949~1987年):干部培养体系镶嵌于生产体系
(二)农业税费时期(1987~2006年):党组织培养体系与自治选举体系竞合
(三)后税费时期(2006年至今):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的二元分离
三、农村后备干部培养体系演变的三重要素
(一)内生性干部供给的结构转型
(二)村干部功能定位的政策转向
(三)基层组织干部培养的策略变动
四、当前农村后备干部培养的应变
(一)治理事务的重组
(二)乡村权力网络的重构
(三)干部资源的整合
五、重塑农村后备干部培养体系
(一)对当前农村干部培养应变模式的反思
(二)重塑农村后备干部培养体系需处理的几对关系
1.乡村关系。
2.干群互动关系。
3.干部公职化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村级治理的“行政化”与村级治理体系的重建[J]. 朱政,徐铜柱. 社会主义研究. 2018(01)
[2]人民共和国的文明内涵[J]. 张志强,李放春,潘维,欧树军,潘妮妮,老田,谢茂松,章永乐,陈颀,丁耘,徐俊忠,宋少鹏,贺照田,董丽敏,张华,谭同学,肖文明,何浩,郭春林. 开放时代. 2018(01)
[3]富人治村的类型与基层民主实践机制研究[J]. 仇叶. 中国农村观察. 2017(01)
[4]农村分化背景下富人治村的类型及其影响[J]. 刘磊. 人文杂志. 2016(12)
[5]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治理转型[J]. 项继权,王明为. 求实. 2016(10)
[6]富人治村的类型与机制研究[J]. 陈柏峰. 北京社会科学. 2016(09)
[7]村干部公职化管理的多重维度[J]. 陶振. 重庆社会科学. 2016(07)
[8]富人治村的逻辑与后果[J]. 刘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9]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与村级党组织的应对[J]. 赵大朋.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5(04)
[10]控制的自治:村级治理半行政化的形成机制与内在困境——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的问题讨论[J]. 王丽惠. 中国农村观察. 2015(02)
本文编号:3174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17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