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秀松革命生涯和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6 06:07
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曾在党、团的创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以及新疆民族统战工作中做出很多贡献。他的革命生涯中有诸多闪光的思想,他是中共党史、团史、中国革命史以及中共与共产国际关系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俞秀松的革命事迹长期被遮蔽,其诸多思想也未能展现应有的光芒。论文在收集、整理和分析俞秀松生平档案资料基础上,以其革命事迹的评述以及思想的研究为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较为系统、全面地叙述其革命生涯经历及主要思想。俞秀松成长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个人因素。论文在重新梳理俞秀松研究中未被重视的资料基础上,通过考察俞秀松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以及早年求学经历,详细叙述其政治思想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历程。俞秀松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过程中积极工作,参加了诸多革命活动。尤其是他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会议时,与非共产党组织的坚决斗争,确保了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中的唯一合法地位,对党的创建具有特殊意义。论文在收集俞秀松党、团创建中的新资料的基础上,参考前苏联解密档案资料,进一步充实了俞秀松在建党初期至留苏之前的革...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二、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三、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评述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新史料的发现
二、观点的突破
第一章 俞秀松早年经历与政治思想转变
第一节 家世及早年求学经历
一、家世
二、早年求学经历
第二节 早年思想转变历程
一、小学时期信奉英雄思想
二、中学时期转向无政府主义
三、五四运动后转向无政府共产主义
四、“工读互助”实验失败后抛弃了无政府主义
五、在寻求“新知”中接受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俞秀松在建党初期的革命活动
第一节 参与创建上海党的早期组织
一、参加上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二、与无政府主义组织分裂
三、发起成立上海党的早期组织
第二节 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一、关注青年群体组织青年运动
二、创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三、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第三节 赴俄参加共产国际会议
一、被推举为青年共产国际二大代表
二、代表中国共产主义者首次亮相国际舞台
三、与非共产党组织代表做斗争
第四节 投身国民革命洪流
一、加入国民革命军
二、参与创建国民党浙江省党部
三、参加国民会议运动
第三章 俞秀松开展工人运动的实践及思想
第一节 “劳工神圣”与劳工觉醒
一、外资入侵与上海工人队伍壮大
二、“劳工神圣”思潮传入中国
第二节 参加工人运动的实践
一、深入工厂观察社会
二、组织工会
三、创办并主编工人期刊
第三节 开展工人运动的思想
一、施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动员工人的前提
二、工人组织应以“自由的结合”为基础
第四章 俞秀松留苏与“江浙同乡会”冤案
第一节 卷入“党务派”与“教务派”的斗争
一、“党务派”与“教务派”的形成
二、“党务派”与“教务派”之争
第二节 深陷“江浙同乡会”冤案
一、被诬陷为“江浙同乡会”的组织者
二、共产国际对俞秀松等人的初次审查
三、俞秀松等被诬陷人员的抗争
四、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与中共代表团的联合调查
第五章 俞秀松在新疆开展统战工作的实践及思想
第一节 受共产国际派遣远赴新疆的原因
一、在东方建立反帝统一战线
二、红军长征胜利后亟需打通“红色通道”
三、俞秀松的个人因素
第二节 在新疆开展统战工作的实践
一、被共产国际和苏联内务部派往新疆
二、改组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
三、规范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组织体系
第三节 在新疆开展统战工作的思想
一、明确开展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二、明确开展统战工作的依靠力量是干部和人民群众
三、明确开展统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民族问题
四、明确开展统战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民族平等”
五、尊重各民族文化、宗教与习俗
第六章 俞秀松死亡原因分析
第一节 遭苏联最高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中共早期创始人
第二节 “六人集团”案是导致俞秀松死亡的直接原因
第三节 苏联肃反扩大化及王明、康生等人的诬陷是根源
第四节 苏联克格勃特工曾秀夫起了直接推动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青年团筹集基金启示》
附录二:《高尚德致张太雷、俞秀松的信》
附录三:《阮啸仙致俞秀松的信》
附录四:《为供给支部局与那利曼诺夫通知谈话的材料》
附录五:《中国妇女运动的前途》
附录六:《俞秀松执教的新疆省县长训练班同学录(第一期)》
本文编号:3363699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二、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三、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评述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新史料的发现
二、观点的突破
第一章 俞秀松早年经历与政治思想转变
第一节 家世及早年求学经历
一、家世
二、早年求学经历
第二节 早年思想转变历程
一、小学时期信奉英雄思想
二、中学时期转向无政府主义
三、五四运动后转向无政府共产主义
四、“工读互助”实验失败后抛弃了无政府主义
五、在寻求“新知”中接受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俞秀松在建党初期的革命活动
第一节 参与创建上海党的早期组织
一、参加上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二、与无政府主义组织分裂
三、发起成立上海党的早期组织
第二节 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一、关注青年群体组织青年运动
二、创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三、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第三节 赴俄参加共产国际会议
一、被推举为青年共产国际二大代表
二、代表中国共产主义者首次亮相国际舞台
三、与非共产党组织代表做斗争
第四节 投身国民革命洪流
一、加入国民革命军
二、参与创建国民党浙江省党部
三、参加国民会议运动
第三章 俞秀松开展工人运动的实践及思想
第一节 “劳工神圣”与劳工觉醒
一、外资入侵与上海工人队伍壮大
二、“劳工神圣”思潮传入中国
第二节 参加工人运动的实践
一、深入工厂观察社会
二、组织工会
三、创办并主编工人期刊
第三节 开展工人运动的思想
一、施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动员工人的前提
二、工人组织应以“自由的结合”为基础
第四章 俞秀松留苏与“江浙同乡会”冤案
第一节 卷入“党务派”与“教务派”的斗争
一、“党务派”与“教务派”的形成
二、“党务派”与“教务派”之争
第二节 深陷“江浙同乡会”冤案
一、被诬陷为“江浙同乡会”的组织者
二、共产国际对俞秀松等人的初次审查
三、俞秀松等被诬陷人员的抗争
四、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与中共代表团的联合调查
第五章 俞秀松在新疆开展统战工作的实践及思想
第一节 受共产国际派遣远赴新疆的原因
一、在东方建立反帝统一战线
二、红军长征胜利后亟需打通“红色通道”
三、俞秀松的个人因素
第二节 在新疆开展统战工作的实践
一、被共产国际和苏联内务部派往新疆
二、改组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
三、规范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组织体系
第三节 在新疆开展统战工作的思想
一、明确开展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二、明确开展统战工作的依靠力量是干部和人民群众
三、明确开展统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民族问题
四、明确开展统战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民族平等”
五、尊重各民族文化、宗教与习俗
第六章 俞秀松死亡原因分析
第一节 遭苏联最高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中共早期创始人
第二节 “六人集团”案是导致俞秀松死亡的直接原因
第三节 苏联肃反扩大化及王明、康生等人的诬陷是根源
第四节 苏联克格勃特工曾秀夫起了直接推动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青年团筹集基金启示》
附录二:《高尚德致张太雷、俞秀松的信》
附录三:《阮啸仙致俞秀松的信》
附录四:《为供给支部局与那利曼诺夫通知谈话的材料》
附录五:《中国妇女运动的前途》
附录六:《俞秀松执教的新疆省县长训练班同学录(第一期)》
本文编号:3363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3636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