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治理与中国社会秩序的巩固——来自准实验研究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1-08-26 16:31
反腐败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开展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重要依托。以中国各省开展的腐败治理工作为背景,本文构造了可以精准识别因果关系的准自然实验来考察反腐对公众冲突感知的影响。基于CGSS2010和CSS2015所构成的混合截面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效应评估,获得了两个重要发现:(1)各省进行反腐均能够降低当地居民的冲突感知。同时,加大反腐力度所产生的边际效应更大。(2)从群体差异来看,加强反腐工作能够更大幅度地降低低收入者和农业户籍群体的冲突感知。本研究在实证层面验证了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巩固民心、淡化冲突感知和维护稳定的积极效应,体现了腐败治理对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治理研究. 2020,36(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文献回顾
(一)利益、价值与制度:公众冲突感知形成的三重逻辑
(二)政府质量与民众的冲突感知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三)描述性统计结果
四、实证分析结果
(一)反腐对公众冲突感知的的平均处理效应
(二)反腐对公众冲突感知影响的群体性差异
五、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严反腐与中国政府绩效评价的优化——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 柳建坤. 公共行政评论. 2019(04)
[2]“全面从严治党”与中国民众的幸福感——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 柳建坤. 治理研究. 2019(01)
[3]社会融合对政府工作满意度的户籍分化效应——基于CSS2011数据的实证分析[J]. 柳建坤,张柏杨,陈云松. 社会发展研究. 2018(04)
[4]互联网对中国城乡居民社会冲突意识的影响[J]. 薛可,余来辉,余明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4)
[5]反腐促进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的理论机制[J]. 汪锋,姚树洁,曲光俊. 经济研究. 2018(01)
[6]反腐倡廉与企业经营绩效——基于业务招待费的研究[J]. 杨理强,陈爱华,陈菡. 经济管理. 2017(07)
[7]腐败认知、公共服务满意度与政府信任[J]. 吴进进. 浙江社会科学. 2017(01)
[8]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态度及影响因素[J]. 王沛沛. 青年研究. 2016(05)
[9]反腐败与中国公司治理优化:一个准自然实验[J]. 王茂斌,孔东民. 金融研究. 2016(08)
[10]政府反腐败力度与公众清廉感知:差异及解释——基于G省的实证分析[J]. 倪星,孙宗锋. 政治学研究. 2015(01)
本文编号:3364580
【文章来源】:治理研究. 2020,36(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文献回顾
(一)利益、价值与制度:公众冲突感知形成的三重逻辑
(二)政府质量与民众的冲突感知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三)描述性统计结果
四、实证分析结果
(一)反腐对公众冲突感知的的平均处理效应
(二)反腐对公众冲突感知影响的群体性差异
五、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严反腐与中国政府绩效评价的优化——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 柳建坤. 公共行政评论. 2019(04)
[2]“全面从严治党”与中国民众的幸福感——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 柳建坤. 治理研究. 2019(01)
[3]社会融合对政府工作满意度的户籍分化效应——基于CSS2011数据的实证分析[J]. 柳建坤,张柏杨,陈云松. 社会发展研究. 2018(04)
[4]互联网对中国城乡居民社会冲突意识的影响[J]. 薛可,余来辉,余明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4)
[5]反腐促进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的理论机制[J]. 汪锋,姚树洁,曲光俊. 经济研究. 2018(01)
[6]反腐倡廉与企业经营绩效——基于业务招待费的研究[J]. 杨理强,陈爱华,陈菡. 经济管理. 2017(07)
[7]腐败认知、公共服务满意度与政府信任[J]. 吴进进. 浙江社会科学. 2017(01)
[8]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态度及影响因素[J]. 王沛沛. 青年研究. 2016(05)
[9]反腐败与中国公司治理优化:一个准自然实验[J]. 王茂斌,孔东民. 金融研究. 2016(08)
[10]政府反腐败力度与公众清廉感知:差异及解释——基于G省的实证分析[J]. 倪星,孙宗锋. 政治学研究. 2015(01)
本文编号:3364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3645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