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参与反腐中公民知情权和官员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
本文关键词:公民参与反腐中公民知情权和官员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
更多相关文章: 公民参与 反腐败 官员隐私权 公民知情权 权利协调
【摘要】: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在十八大报告里面提及的党内、党外、法律、媒体和群众监督组成的监督体系中,公民参与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国公民参与反腐败的积极性可谓是空前高涨,微博反腐等运用高科技的新型反腐模式已渐成雏形且有显著成效。反腐倡廉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的要务。但是过于强调权力反腐以经成效不大,现在要大力推进公民参与的权利反腐。公民参与反腐败是当前反腐工作的一条新思路。公民知情权是公民参与反腐败、监督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公民参与反腐败过程当中也会出现负面现象。公民的隐私权是不可侵害的,一切对于私人信息的刺探,私人活动的骚扰,私人领域的侵入,以及对私生活秘密的泄漏等,都是违法行为。可是近年来,一些手中握有公共权力的官员,却借着个人隐私权这个借口,将其变成腐败的盾牌。因此我们必然要处理好公民参与反腐中公民的知情权和官员的隐私权之间的冲突与协调问题,这就需要官员承担容忍义务,以最大限度保障公民参与反腐败的宪法性权利的最终实现。本文总体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从宏观上把握整个选题,阐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找到论文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是从案例引入公民参与反腐中公民知情权和官员隐私权的冲突,分析冲突存在的内在根源。第三部分是从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公民参与反腐败的相关研究,对公民知情权和官员隐私权的研究状况的进行梳理分析,然后根据所选取的案例进行文本分析处理,研究公民知情权和官员隐私权的权利属性,试图寻找解决冲突的突破口。第四部分是基于利益衡量原则探索出解决官员隐私权和公民知情权的中道路线,既要为了保护公民知情权限制官员的隐私权,又要基于人格尊严保护官员的绝对隐私,这需要我们理性权衡,试图寻找解决公民参与反腐败中权利冲突的原则、规则和具体标准并且探求某些法律技术的完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关于公民参与反腐中的公民知情权和官员隐私权的协调问题的相关研究及其罕见的情况下,即使少数出现的研究也是把切入点集中在微博反腐这一板块,本文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公民参与反腐败权利的基本权能,积极处理好公民参与反腐败中的公民的知情权与官员的隐私权之间的冲突与协调问题,探索一条中道理性的路线。
【关键词】:公民参与 反腐败 官员隐私权 公民知情权 权利协调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21.5;D262.6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7
- 1 绪论7-12
- 1.1 论文研究的价值7-8
- 1.2 研究现状8-10
- 1.2.1 国内研究现状与趋势8-9
- 1.2.2 海外研究现状与趋势9-10
-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10-12
- 2 公民知情权和官员隐私权的基础理论研究12-19
- 2.1 公民知情权的概念12-14
- 2.2 公民参与反腐中公民知情权的功能14-16
- 2.3 官员隐私权的概念16-17
- 2.4 公民参与反腐中官员隐私权的特征17-19
- 3 公民参与反腐中公民知情权和官员隐私权的的冲突19-24
- 3.1 公民参与反腐败的价值分析19-20
- 3.2 公民参与反腐中权利冲突的具体表现20-21
- 3.3 权利冲突的概念与原因21-24
- 3.3.1 关于权利冲突的概念21-22
- 3.3.2 权利冲突的原因分析22-24
- 4 公民参与反腐中公民知情权和官员隐私权的协调24-35
- 4.1 协调权利冲突应当遵循的原则25-27
- 4.1.1 人格利益原则25
- 4.1.2 公共利益原则25-26
- 4.1.3 利益衡量原则26-27
- 4.2 公民参与反腐中公民知情权和官员隐私权协调的解决之道27-35
- 4.2.1 公民参与反腐中基于保护公民知情权应当限制官员隐私权28-32
- 4.2.2 公民参与反腐中基于人格尊严要保护官员的隐私权32-33
- 4.2.3 解决公民参与反腐中权利冲突需要中道理性的权衡33-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光,赵峰;公民知情权的宪法学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苏文;;新闻与公民知情权[J];青年记者;2003年07期
3 谭细龙;论公民知情权保护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J];理论探讨;2004年02期
4 牛余凤;论公民知情权及其实现[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5 张学亮;我国公民知情权探析[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6 黄恒顶;;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依据[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7 桂步祥;公民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王志民;;浅论如何构建与完善公民知情权的保障机制[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保公民知情权[J];农家之友;2007年08期
10 李昕;;略论公民知情权[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玲t ;;从政府信息公开看公民知情权的保护——基于对电子政务的研究角度[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2 南通市档案局调研组;朱江;;法制化视角下的机关档案信息公开[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立场;质疑水质是公民知情权的必要表达[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2 徐清梅 宋玉霞;政府信息公开是公民知情权的保障[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3 余丰慧;用法律武器捍卫公民知情权[N];中国社会报;2011年
4 查庆九;公民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N];法制日报;2001年
5 胡勇;强化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护[N];法制日报;2003年
6 福建省总工会 孙瑞灼;保障公民知情权有效行使的司法良策[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记者 罗霞;信息不公开是对公民知情权的漠视[N];海南日报;2006年
8 姜明安邋单士兵 毕舸;政府信息公开实现公民知情权[N];法制日报;2007年
9 莫纪宏;公民知情权的有效实现[N];工人日报;2000年
10 傅思明;法律保障公民知情权[N];学习时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磊;我国公民知情权的宪法思考[D];贵州大学;2008年
2 董冬;论我国公民知情权的法制保护[D];山东大学;2009年
3 孙普玲;我国公民知情权及其实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韩林轩;论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中公民知情权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吕俐;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范围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董海翔;公民参与反腐中公民知情权和官员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D];扬州大学;2015年
7 张静;关于我国公民知情权入宪的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8 印颖;公民知情权视域下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桑源;论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障[D];河南大学;2010年
10 崔源媛;公民知情权司法救济制度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09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609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