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十六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科学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14:29

  本文关键词:十六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科学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党内法规 制度建设 科学化


【摘要】:党内法规在党的建设历史当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等重要性质。在我国政权构造框架下,它不仅对党员、党员干部以及党的基层组织等方面有着直接影响,对国家的稳定、社会的长治久安以及人民的幸福安康也有深远的影响。2009年,随着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命题的提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也日益备受关注,后者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将影响前者科学化程度的高低。在依法治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党内法规制度在制订、落实和反思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如制度意识欠缺、制度体系不健全以及制度联系紧密度不足等问题,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科学化任重道远。笔者把制度自身因素和外在影响结合起来研究,关注时代背景,联系政党和国家实际,从构建良好的制度体系、营造利好的制度落实环境、建立完善制度反思纠错系统以及处理好依法治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关系等方面来探讨提高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从以下方面构建党内法规的完整发展系统:提高党内法规落实的整体法治环境水平,运用科学的制订思维,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法规权威性,修订完善具体法规;促进党内权力构架的平衡,普及法规教育,实现有效监督;建立科学合理的法规评价体系,完善制度备案、清理以及评估等制度,正确处理与法律、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以及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总之,法规自身建设体系、落实环境体系以及反思评价体系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发挥系统功能,各安其分却又紧密相连,同时处理好各种外在联系,方能提高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党内法规 制度建设 科学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62.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7
  • (一) 研究缘起10-12
  • (二) 研究现状12-15
  • (三) 研究方法15-16
  • (四) 基本框架16-17
  • 一、相关概念的厘清17-22
  • (一) 制度及其特征17-18
  • (二) 党的制度、党内制度和党内法规制度18-20
  • (三)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特征及其科学化20-22
  • 二、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发展脉络22-29
  • (一) 1921-2002: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在曲折中发展23-28
  • (二) 2002年至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长足发展28-29
  • 三、党内法规制度的建设现状与分析29-35
  • (一)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意识及其体系29-32
  • (二)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与法律建设的关系32-33
  • (三) 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思考33-35
  • 四、提高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35-63
  • (一) 新时期促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必要性分析35-39
  • (二) 构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自身良性发展系统39-50
  • (三) 构筑完善党内法规制度落实的良好环境体系50-55
  • (四) 建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总体评价反思体系55-58
  • (五) “四个全面”背景下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58-63
  • 五、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8
  • 后记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干以胜;;不断推进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J];中国监察;2012年12期

2 陈仕平;李军;孙君;;论当前加强军队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着眼点[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年03期

3 武左文;;把脉反腐败[J];学理论;2003年01期

4 侯通山;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J];中国监察;2004年12期

5 谭焕民;周鹏飞;;我国行政惩戒法规制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监察;2006年17期

6 本刊评论员;;以法规制度建设深化反腐倡廉[J];中国监察;2007年20期

7 干以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着力推进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J];中国监察;2007年24期

8 本刊评论员;;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J];中国监察;2008年23期

9 操申斌;;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张建明;;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思考[J];政策w,

本文编号:609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609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f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