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研究
【摘要】:伴随着纪检监察部门职权的日益增强,纪检监察部门内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腐败行为数见不鲜,就目前而言,虽然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已经纷纷建立了相应的约束机制,但是总的来说还不够健全,例如,没有明确的监督主体,没有清晰的监督职责,还未能够形成一个较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因此,对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对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仍需要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的形成过程和结构体系,进而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内部监督先进经验;其次,分析目前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的存在的主要问题:监督主体上,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制约薄弱;监督客体上,纪检监察机关接受监督的意识淡化;监督方式上,对纪检监察内部监督方法滞后;监督机制上,对纪检监察内部监督的制度尚不完善。剖析目前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内部监督的程序不明确,科学性不强;监督主体观念不强;监督对象不均衡;财务装备保障不足。最后提出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的对策:建立健全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机构;建立健全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制度;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各要素。
【关键词】:纪检监察系统 内部 监督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6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4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1-13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3-14
- 1.3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14-16
- 1.3.1 研究理论14-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16-18
- 1.4.1 研究思路16
- 1.4.2 创新之处16-18
- 第2章 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的发展轨迹和现状18-24
- 2.1 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的发展轨迹18-20
- 2.1.1 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能够配合、支持纪检监察工作的实施18
- 2.1.2 内部监督意识开始萌芽18-19
- 2.1.3 内部监督开始推行、发展19
- 2.1.4 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全面建设阶段19-20
- 2.2 目前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的现状20-24
- 2.2.1 改革和创新监督体制,强化了对级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20
- 2.2.2 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的立法进程逐步推进20-21
- 2.2.3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内部监督工作21-22
- 2.2.4 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工作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展22
- 2.2.5 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制约机制逐步健全完善22-24
- 第3章 当前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24-29
- 3.1 目前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的存在的主要问题24-27
- 3.1.1 监督主体上,,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制约薄弱24-25
- 3.1.2 监督客体上,纪检监察机关接受监督的意识淡化25-26
- 3.1.3 监督方式上,对纪检监察内部监督方法滞后26
- 3.1.4 监督机制上,对纪检监察内部监督的制度尚不完善26-27
- 3.2 目前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27-29
- 3.2.1 内部监督的程序不明确,科学性不强27
- 3.2.2 监督主体观念不强27-28
- 3.2.3 监督对象设置缺乏针对性28
- 3.2.4 监督主体保障不足28-29
- 第4章 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内部监督的借鉴29-36
- 4.1 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内部监督的成功经验29-34
- 4.1.1 美国内部监督的成功经验29-31
- 4.1.2 新加坡内部监督的成功经验31-32
- 4.1.3 中国香港内部监督的成功经验32-34
- 4.2 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内部监督成功经验的启示34-36
- 4.2.1 内部监督机构充分独立34-35
- 4.2.2 内部监督机构有法律保障35-36
- 第5章 完善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的对策36-48
- 5.1 完善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机制的原则及思路36-39
- 5.1.1 完善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机制的基本原则36-38
- 5.1.2 完善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机制的基本思路38-39
- 5.2 完善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做法39-48
- 5.2.1 建立健全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机构39-43
- 5.2.2 建立健全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制度43-44
- 5.2.3 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各要素44-46
- 5.2.4 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46-48
- 第6章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2
- 个人简历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武英;刘建双;;加强党政一把手有效监督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陈建邦;;根治贪污的新思路[J];改革;1988年06期
3 肖庆华;关于监督的几点思考[J];党的生活;2000年06期
4 张鸣;;监督怎么蜕变成分肥[J];领导文萃;2008年03期
5 靳成树;打破“猫多、耗子也多”的怪圈[J];探索;1989年02期
6 梁英;加强监督是反腐败的关键[J];社会科学家;2000年06期
7 吉雅杰;浅论监督与人大监督[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乐 yN;美将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J];交通环保;1994年04期
9 孙焕英;监督者自清[J];人民公安;1999年22期
10 肖飞;加强人大对政府机关依法行政的监督[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项嗣麒;;对建立科学的审判流程管理监督机构的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项嗣麒;;对建立科学的审判流程管理监督机构的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宁善文;马国华;祝相宏;;浅析油田企业HSE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A];安全责任 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北京科技大学纪委课题组;曲雁;;关于高校基建(修缮)工程招标监察工作的研究——以纪检监察的视角谈高校招标监督管理[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彭波;用监督规范权力[N];人民日报;2014年
2 尤信群;向两高校奥运场馆派驻监督机构[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3 李成根;监督应在创新与落实上下功夫[N];金融时报;2006年
4 李勰;新方法指令中的市场监督[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5 本报评论记者 胡金波;当监督者成为被监督者[N];嘉兴日报;2011年
6 李可;以“反向监督”化解监督难题[N];法制日报;2014年
7 曾维和;监督: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保障[N];中国社会报;2004年
8 刘浩平;监督机构为何哑火失声[N];广州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师长青;奥运监督,在实战中锻炼检验[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10 刘国安;用制度提升监督管理效应[N];中国石油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钒;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律规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庞乐;县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风未;德阳市人大“监督创新”案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韩笑;《人大监督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袁扬法;政府信息公开内部监督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6 易鹏程;论我国地方人大监督的乏力及其应对[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林小虎;泉州市人大监督职能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8 韩梅梅;政府信息公开监督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9 陈珊珊;我国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10 王小天;村务监督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56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65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