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青少年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5-27 11:01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尚处于高速发展的重工业阶段,就已经遇到了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从贫困到现代化各个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发达国家没有遇到过的生态环境压力。我党从十六大开始就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我国传统生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我国当代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者。他们是否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理念、是否具备较高的生态道德素养,对中国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以及科学的社会生态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将生态价值观教育纳入我国教育体系中,既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本文首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当中处于主流的儒、道、佛三家的生态本体思想、生态价值理念以及对待生态环境的实践理念三方面进行梳理,为当前青少年生态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儒家生态思想认为,世间一切万物是通过“仁”达到“和谐”的境界的,每个人均应发挥这种天地之心——仁心,对整个大自然付出同样的尊重与关心,并以此爱护自然界一切万物。道家生态思想认为,自然万物诞生于“道”,一切事物不分贵贱,一律平等。所以,人类应当尊重一切万物众生的内在价值与个体差异。人类要把自己的心胸与眼光不断向上提升、放大,做到大其心以同情万物,将一切万物众生都作为其关心爱护的对象。佛家生态思想则更倾向一种生命学说,通过六道轮回的思想,肯定不同的生命形式之间在本质上的平等,理解万物皆求生的本能。佛家还提倡人们在生活上节俭惜福、少欲知足、勤劳简朴,体现了佛家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儒、道、佛对生态本体和价值的真知灼见,对青少年正确认识自然生态,树立科学生态价值观大有裨益。本文从当代青少年对于生态环境的知行现状入手,对青少年生态环境观中产生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青少年自身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从社会层面看,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某些领导侧重于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为了自己眼前的局部利益,便掠夺性地使用和浪费自然资源,污染环境,甚至忽略了经济和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重要性,造成两者的严重失衡,这样的观念与做法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态价值观念。从学校层面看,我国小学、中学及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数重视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往往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一重要内容。从家庭教育层面看,一些家长作为教育者,自身的生态环保意识淡薄、生态道德素养不高,只拿学习成绩当做孩子优劣和今后能否有所作为的唯一标准,漠视生态道德教育。从青少年自身来看,当代青少年独立自主意识相对薄弱,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也相对薄弱,偶尔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也大多处于被动或消极的状态,无法做到知行合一。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儒、道、佛的生态思想的深入研究,从中获得启示,汲取养分,以此引导青少年树立“仁爱”的生态道德观念,培养青少年“少私寡欲、返朴归真”的生态道德追求,确立青少年“心净则自然净”的生态道德目标。通过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通力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当代青少年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生态意识,树立环保理念,提升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32.62
本文编号:2683432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3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蕾;;都市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研究[J];青年探索;2015年01期
2 祁迎春;王建;张斌;;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赵杏根;;西汉儒家生态思想研究[J];阅江学刊;2012年05期
4 朱蕊;;自然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浅析七位生态学家思想[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7期
5 周香玲;;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社会价值[J];南都学坛;2012年03期
6 郭继民;;先秦儒家生态思想探微——以孔、孟、荀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蒋毓舒;;儒家生态智慧与西方生态伦理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程国斌;张延红;李松田;;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现状分析及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6期
9 于文杰;毛杰;;论西方生态思想演进的历史形态[J];史学月刊;2010年11期
10 李瑾;;论当代青年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钱俊生;;确立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金芝;当代中国青年生态观的知行悖论探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683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683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