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习近平“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1 04:38
【摘要】:习近平“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言意义深远。习近平“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深受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以及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影响,直面我国当前乡村处于衰落边缘、农村生态环境需要改善、农民获得感有待增强以及“美丽中国”建设亟需推进的现实状况,经过习近平同志由基层工作到主政地方,再到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多次实践、阐释及反复思考才得以形成,是对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乡村将何去何从、如何发展”问题的全方位回答。习近平“美丽乡村”建设重要论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一脉相承。习近平同志强调“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则为其多次描绘的“美丽乡村”图景,“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目标。习近平同志对“美丽乡村”发展图景的描绘并不仅指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还包括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乡村公共设施的建设以及乡村生活秩序的传承等,即“农村必须美”——生活甜美、环境优美和社会和美三个维度,并具体化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宜居,实现经济富足、使老乡满意,自治、法治、德治共促良好乡村秩序,优化乡风民风、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等基本内容。因此,习近平“美丽乡村”重要论述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农村建设理论、勾勒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图景、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的出台,指引“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的建立,促成我国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对于推进我国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品质,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4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奇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 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J];党建;2015年09期

2 张荣臣;;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内涵及对策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5年21期

3 邹之坤;张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习近平;;扎实推进新一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J];政策w,

本文编号:2689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689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7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