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1-02-06 21:06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七大又明确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建设,将和谐社会建设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以其独特的政治优势赢得全国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同,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本文试图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论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合理性与优越性。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选题进行总体性的概括,包括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以及关于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需要说明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论述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一致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简单介绍了当代中国政党与政党制度情况之后,详细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发展历程和政党结构关系两个方面,分析了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性。第三章主要论述中...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一致性
2.1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1 当代中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2.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2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过程体现和谐性
2.2.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2.2.2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新型政党关系的提出
2.2.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迈向制度化
2.3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结构关系体现和谐性
2.3.1 平等独立的法律结构
2.3.2 执政参政的政治结构
2.3.3 合作协商的运行结构
2.3.4 互相监督的功能结构
第3章 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3.1 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3.2 有利于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
3.3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3.4 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第4章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完善发展
4.1 正确处理政党关系,实现政党关系和谐
4.2 完善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
4.3 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政党制度的和谐结构与和谐功能[J]. 梁丽萍. 理论探索. 2007(06)
[2]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视野中的党际和谐[J]. 丁俊萍,程铁军. 党的文献. 2007(04)
[3]论中国民主党派与社会和谐[J]. 王小鸿.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03)
[4]从和谐社会的构建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合理性[J]. 李金凤. 甘肃社会科学. 2007(01)
[5]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J]. 王继宣.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01)
[6]我国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王献志.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本文编号:3021091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一致性
2.1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1 当代中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2.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2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过程体现和谐性
2.2.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2.2.2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新型政党关系的提出
2.2.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迈向制度化
2.3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结构关系体现和谐性
2.3.1 平等独立的法律结构
2.3.2 执政参政的政治结构
2.3.3 合作协商的运行结构
2.3.4 互相监督的功能结构
第3章 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3.1 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3.2 有利于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
3.3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3.4 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第4章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完善发展
4.1 正确处理政党关系,实现政党关系和谐
4.2 完善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
4.3 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政党制度的和谐结构与和谐功能[J]. 梁丽萍. 理论探索. 2007(06)
[2]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视野中的党际和谐[J]. 丁俊萍,程铁军. 党的文献. 2007(04)
[3]论中国民主党派与社会和谐[J]. 王小鸿.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03)
[4]从和谐社会的构建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合理性[J]. 李金凤. 甘肃社会科学. 2007(01)
[5]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J]. 王继宣.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01)
[6]我国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王献志.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本文编号:3021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02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