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四川苍溪县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9 03:56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术界的关注的研究重要热点之一。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也是乡村振兴效果的最终受益者。农民兴,则乡村兴。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它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所决定的。近几年,苍溪县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了农民就近就业致富的能力,强化了村集体的凝聚力,农民参与乡村发展、认同乡村治理机制、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越发强烈。这无疑对新时代深入推进我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同时为更进一步突破县级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提升瓶颈提供了有价值的样本。本研究运用问卷调研与典型案例分析,以苍溪县三个村庄的村民政治参与主体作用发挥为研究重点,了解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现状、困境,进而提出对策。第一章主要对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文献综述、相关概念阐述以及研究的内容与思路、研究...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人的主体性研究综述
        1.2.2 国内关于人的主体性研究
        1.2.3 国内农民主体性研究综述
        1.2.4 国内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作用研究评述
    1.3 相关概念
        1.3.1 乡村振兴
        1.3.2 农民主体作用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理论
        1.5.1 马克思主义主体论
        1.5.2 公民参与理论
        1.5.3 契约论
        1.5.4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二章 苍溪县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现状与调研分析
    2.1 乡村振兴与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之间的关系
    2.2 调研设计与实施
        2.2.1 调查问卷设计
        2.2.2 样本选取
    2.3 苍溪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
        2.3.1 “五个强化”建强乡村振兴组织推进体系
        2.3.2 “五个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2.3.3 “五个问题”明确乡村振兴发展努力方向
        2.3.4 “五个重点”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健康发展
    2.4 苍溪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民作用积极性表现
        2.4.1 农民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不断提升
        2.4.2 村民对政治参与的诉求明显增加
        2.4.3 政治参与的自发性与能力不断增强
第三章 苍溪县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主体作用的缺失及原因分析
    3.1 苍溪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民作用缺失分析
        3.1.1 苍溪县农民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权利缺失分析
        3.1.2 苍溪县农民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能力缺失
    3.2 苍溪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民作用缺失原因分析
        3.2.1 农民自身的原因
        3.2.2 乡村治理的原因
        3.2.3 社会环境的原因
第四章 提升苍溪县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路径
    4.1 政府层面
        4.1.1 创新城乡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畅通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渠道
        4.1.2 发挥“主导”作用,平衡相关主体力量
        4.1.3 发挥政策激励效能,规避农民主体惰性风险
    4.2 农民层面
        4.2.1 明确自身需求,合理正当维权
        4.2.2 加强自我学习,提升新环境的适应力
        4.2.3 促进农民团体发展,发挥农村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4.3 村社层面
        4.3.1 明确农民需求,提升村支两委管理服务水平
        4.3.2 完善乡村制度建设,确保农民主体地位的正当性
        4.3.3 注重各方利益协调,增进农民获得感
第五章 结语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025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025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a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