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宗祠文化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合理开发

发布时间:2021-02-10 00:28
  宗祠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极内容方面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倡导学习,支持乡村教育,惩恶扬善,传承良善文化,促进团结互助,营造和谐氛围,培养集体意识和增强民族认同感,辅助与支持村民自治,支持地方农村建设,以及促进地方社会救助等积极作用。但是,宗祠文化存在部分落后思想,宗祠文化管理仍显滞后以及宗族群体存在不良行为,这给农村社会治理引入宗祠文化带来一些挑战。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消除宗祠文化的落后思想,传承优秀的宗祠文化并融入农村社会治理,发挥宗祠文化在村民自治中的优势,增强村民法治意识,以充分发挥宗祠文化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2020,33(06)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相关概念与问题的提出
二、宗祠文化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一)倡导学习,支持乡村教育
    (二)惩恶扬善,传承良善文化
    (三)促进团结互助,营造和谐氛围
    (四)培养集体意识和增强民族认同感
    (五)辅助与支持村民自治
    (六)支持地方农村建设
    (七)有利地方社会救助
三、农村社会治理引入宗祠文化面临的挑战
    (一)宗祠文化存在部分传统落后思想
    (二)宗祠文化管理仍显滞后
    (三)宗族群体存在不良的行为问题
四、进一步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宗祠文化积极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消除宗祠文化的落后思想
    (二)传承优秀的宗祠文化并融入农村社会治理
    (三)发挥宗祠文化在村民自治中的优势,增强村民法治意识



本文编号:3026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026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d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