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基于郑州和许昌的调研数据

发布时间:2021-02-10 08:18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务工经商,由此拉开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序幕。然而,由于制度、就业等多方面的原因,这部分进城农民并没有获取相应的权利实现身份的转变,即并没有真正转变为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居民。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涉及面广牵扯的问题较多,不仅关系到城镇化发展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同时,作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其自身素质和技能还影响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经济条件下,农民工群体面临的内外部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需要对该问题做更进一步的研究。论文首先阐述了包容性增长、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公共服务等基本内涵,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接着,运用基于郑州和许昌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和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找出当前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存在的关键因素,即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民工供给不足;然后,运用有序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证实了所提出的问题,明确了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最后,基于分析的结果和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研究,本论文主要有...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4 研究思路、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民工市民化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民工
        2.1.2 农民工市民化
        2.1.3 包容性增长
        2.1.4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
    2.2 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基础
        2.2.1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形成
        2.2.2 农民工市民化的阶段性特征
        2.2.3 农民工市民化的 SWOT 分析
    2.3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基础
        2.3.1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2.3.2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第三章 郑(州)许(昌)农民工市民化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3.1 郑州、许昌两地基本情况介绍
        3.1.1 郑州基本情况简介
        3.1.2 许昌基本情况简介
    3.2 农民工市民化现状
        3.2.1 性别构成和婚姻状况
        3.2.2 月收入和文化程度
        3.2.3 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
        3.2.4 身份认同和社区活动参与
        3.2.5 行业类型和年龄分布
    3.3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3.3.1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3.3.2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不积极作为
        3.3.3 城市公共服务管理机制滞后
第四章 农民工市民化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分析
    4.1 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的需求
        4.1.1 农民工对就业服务的需求
        4.1.2 农民工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
        4.1.3 农民工对职业培训与子女教育的需求
        4.1.4 农民工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4.1.5 农民工对社会保险的需求
    4.2 农民工市民化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证研究
        4.2.1 数据来源
        4.2.2 模型建立及变量选择与说明
        4.2.3 实证分析
        4.2.4 研究结果分析
    4.3 农民工市民化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内容的实证分析
        4.3.1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4.3.2 实证分析
        4.3.3 结果分析
第五章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措施
    5.1 包容性增长下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
        5.1.1 供给主体多元化
        5.1.2 供给制度创新
        5.1.3 供给组织创新
    5.2 改革分配制度,使农民工分享改革成果
    5.3 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5.4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027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027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d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