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特色乡村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4 19:5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特色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是全国贫困县,弥渡县特色乡村建设,不仅能增加村民收入、完善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特色乡村建设使村民真正实现脱贫和全面小康的愿望。通过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特色乡村建设的研究,坚持因时因地因势制宜,探寻适合当地脱贫致富的道路,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为我国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本论文围绕大理州弥渡县特色乡村建设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查阅相关文献的方法选取了弥渡县特色乡村建设中相对典型的三个村,深入了解其特色乡村建设的概况,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发现问题、探索原因、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进而推动特色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本论文的亮点和创新点:首先... 

【文章来源】:大理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目的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状况
    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一) 研究内容
        (二) 基本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田野调查法
        (三) 分析综合法
第二章 民族地区特色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思想
        (一) 习近平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讲话精神
        (二)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
    二、民族地区贯彻落实习近平全面小康和乡村建设讲话精神政策分析
        (一) 把建成全面小康工作重点难点放在民族地区
        (二) 民族地区打造美丽乡村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同步进行
第三章 弥渡县依托多民族文化打造特色乡村的基本路径
    一、弥渡县因地制宜、因村制策建设特色乡村
    二、弥渡县特色乡村的不同路径选择
        (一) 民俗风情旅游型特色乡村建设
        (二)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
        (三) 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村寨建设
    三、弥渡县特色乡村建设的效益分析
        (一) 经济效益
        (二) 社会效益
        (三) 生态效益
第四章 大东村民族旅游特色村寨建设
    一、大东村自然地理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二、大东村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原则
    三、大东村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调研
        (一) 玫瑰园文化建设
        (二) 特色宜居村寨示范建设
        (三) 民族文化特色饮食提升
第五章 下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
    一、下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的特色和优势
    二、下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文盛街村民族特色示范村寨建设
    一、文盛街民族特色示范村建设的优势
        (一) 产业兴旺方面
        (二) 生态宜居方面
        (三) 治理有效方面
    二、文盛街特色乡村建设调研
        (一) 文盛街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二) 文盛街村民族特色示范村建设的具体举措
第七章 弥渡县特色乡村建设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思考
    一、弥渡县特色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资金投入不足
        (二) 缺乏人才
        (三) 对特色乡村建设的认识不足
        (四) 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五) 古村落发展与保护的冲突
    二、弥渡县特色乡村建设的对策
        (一) 加大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力度
        (二)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三) 强化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力度
        (四) 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态意识
        (五)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六) 加强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七) 关于解决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矛盾的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监管制度的完善——以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中心[J]. 卢丽娟,刘世红.  贵州民族研究. 2016(11)
[2]日本乡村振兴中价值观层面的突破:以能登里山里海地区为例[J]. 杨希.  国际城市规划. 2016(05)
[3]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三大基础建设[J]. 周燕.  学术探索. 2016(08)
[4]云南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研究——以洱源县郑家庄为例[J]. 兰良平.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5]广西传统村落分级分类保护研究[J]. 公茂武.  广西城镇建设. 2014(11)
[6]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探析[J]. 李安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4)
[7]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 周琼,曾玉荣.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5)
[8]西部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与实践路径[J]. 韩斌.  贵州民族研究. 2014(04)
[9]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 熊坤新,陈召强.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4(01)
[10]论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 夏华丽,刘雪珍,曹诗图.  开发研究. 2013(02)

博士论文
[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研究[D]. 薛寒冰.中央民族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实践研究[D]. 庞勇.云南师范大学 2016
[2]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问题和对策研究[D]. 叶敏.浙江大学 2014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吴玲娜.浙江师范大学 2012
[4]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的实践现状研究[D]. 张明玲.石河子大学 2008
[5]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经济政策[D]. 彭秋虹.中央民族大学 2005
[6]中国民族经济政策研究[D]. 马秀英.中央民族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33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033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9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