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30 19:04
本研究从农村非营利组织概念出发,认为农村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活跃在农村区域,参与者主要是农民。近年来,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数量增长较快,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和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调研发现,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对它们认知不足、管理体制不顺,制度缺位、自身能力不足以及组织间缺乏整合等。当前,对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创新发展应重新定位,从转变观念、去行政化、加强立法、加大政府扶持以及注重凝练内力等几个方面入手,将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创新发展推上一个更高的平台,彰显苏州在构建和谐社会、率先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社会治理能力。
【文章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0,(10)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农村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一)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含义
(二)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三)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类型
1. 农村生产性非营利组织。
2. 农村非生产性非营利组织。
二、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的概况及作用分析
(一)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的总体概况及特点
(二)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与功能
1. 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
2. 为农村提供准公共物品。
3. 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三、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的困境
(二)管理体制的困境
(三)自身能力的困境
(四)整合困境
四、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创新发展的对策
(一)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创新发展的新定位
(二)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创新发展的对策
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2. 去行政化,进一步激发农村非营利组织活力。
3. 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村非营利组织合法性地位。
4. 加强对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形成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非营利组织基本理论研究[J]. 潘海洋,薛颖. 实事求是. 2010(03)
本文编号:3109992
【文章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0,(10)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农村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一)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含义
(二)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三)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类型
1. 农村生产性非营利组织。
2. 农村非生产性非营利组织。
二、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的概况及作用分析
(一)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的总体概况及特点
(二)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与功能
1. 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
2. 为农村提供准公共物品。
3. 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三、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的困境
(二)管理体制的困境
(三)自身能力的困境
(四)整合困境
四、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创新发展的对策
(一)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创新发展的新定位
(二)苏州市农村非营利组织创新发展的对策
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2. 去行政化,进一步激发农村非营利组织活力。
3. 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村非营利组织合法性地位。
4. 加强对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形成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非营利组织基本理论研究[J]. 潘海洋,薛颖. 实事求是. 2010(03)
本文编号:3109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09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