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当代中国农民意识现代化问题研究 ——对尹村、黄李村、小李村农民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30 18:38
  无论任何一个国家,人的现代化都是这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中国的现代化同样离不开人的现代化。中国是一个以农民占主要人口的国家。农民的认知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着中国人的现代化,进而影响着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近些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与政策的推动下,处于转型期的农民,其主体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法律意识、思想观念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转变,部分农民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门槛。农民意识面临着从传统意识向现代意识的变革。因此,要想完成中国的现代化,农民意识现代化问题就必须予以重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以河北省文安县尹村、黄李村、小李村三个村的农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发放问卷等形式展开调查。通过对所掌握的现有资料的整理分析,总结出现阶段农民意识现代化转型的现状,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制约农民意识现代化转型的主要因素,提出推进农民意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民意识现代化的理论前提
    一、农民意识现代化的解读
        (一) 农民的界定
        (二) 农民意识的内涵
        (三) 现代化的内涵
        (三) 农民意识现代化
    二、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观
        (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观
第二章 农民意识现代化转型现状分析
    一、农民意识现代化的现实呈现
        (一) 小农意识向市场观念转变
        (二) 臣民意识向民主观念转变
        (三) 道德意识向法制观念转变
        (四) 蒙昧意识向科学观念转变
    二、农民意识现代化转型的阻碍因素
        (一) 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
        (二) 城乡二元制度的阻隔
        (三) 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四) 农村教育发展的低下
第三章 农民意识现代化的路径
    一、为农民意识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
    二、为农民意识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三、为农民意识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持
    四、为农民意识现代化提供教育培训
    五、为农民意识现代化提供舆论支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当代中国的农民意识及其改造[J]. 王彩丽.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5)
[2]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民意识的变迁[J]. 孙鹏.  新西部(下半月). 2008(09)
[3]中国农民概念及其分层研究[J]. 高建民.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4]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J]. 雷海波.  理论观察. 2008(03)
[5]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J]. 刘方明.  现代农业. 2008(01)
[6]基层民主进程中的公民意识的培养[J]. 白领新.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3)
[7]现代化意识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和互补[J]. 刘景良.  求索. 2004(11)
[8]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国际标准[J]. 汤美莲.  桂海论丛. 2003(03)
[9]现代化的科学内涵[J]. 俞宪忠.  山东经济. 2000(04)



本文编号:3109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09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8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