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产品村委会供给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1 08:3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如果农村公共产品一味依赖于政府供给无异于守株待兔,农村发展还需要激发自身的潜能。农村历次的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财政难以为继,村委会事实上被推上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风口浪尖,村委会已经毫无争议成为事实上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的主要承受者。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以及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总体看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价值,都存在明显滞后的问题。因此,深入探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尤其将村委会作为供给公共产品的主体,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提出关于村委会如何发挥供给公共产品的作用以及村委会怎样履行公共产品的供给职能,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公共管理为研究视角,从村委会作为合法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角度探讨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的职能,村委会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角色及其现实问题,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特征,村委会的内涵及职能,深入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的制度安排和现实路径。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的研究情况
1.2.2. 国内的研究情况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和特征
2.1.2 村委会的内涵及职能
2.2 相关的理论阐释
2.2.1 公共产品多元供给理论
2.2.2 村民参与与集体行动理论
2.2.3 农村公共产品社区供给理论
第3章 村委会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角色定位
3.1 农村的社会属性与村委会职能的变迁
3.1.1 农村社会的内生秩序——熟人社会
3.1.2 村民自治下村委会职能的转变
3.2 村民自治的政治——法律过程与村委会的“政治逻辑”
3.3 村委会供给农村公共产品所具有的必然优势
3.3.1 村委会在管理农村事务中容易促成一致行动
3.3.2 行政村的基本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搭便车”行为
3.3.3 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便于组织成员监督
3.3.4 村委会易于促成村民表达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
3.3.5 随着村委会工作重心的转移,村委会的职能“专”了起来
第4章 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状况、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状况
4.1.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
4.1.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结构
4.1.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果评价
4.2 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存在的问题
4.2.1 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的责任能力不完备
4.2.2 产权仍不明晰
4.2.3 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的范围十分狭窄
4.2.4 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的持续性、稳定性难以保证
4.2.5 制度外筹资方式会加重农民负担
4.3 造成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4.3.1 村委会作为供给公共产品的主体地位未予明确
4.3.2 分配在农村的公共资源太少
4.3.3 村委会的资金来源渠道非常狭窄
4.3.4 村委会承担了大量基层政府的事务
4.3.5 村委会基层民主自治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3.6 村委会与乡镇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时的责任划分不清
第5章 村委会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焦点及对策建议
5.1 村委会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焦点
5.1.1 村委会的本职及职能回归
5.1.2 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的资金壁垒
5.1.3 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的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分离
5.2 村委会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议
5.2.1 村委会突出公共服务职能
5.2.2 村委会要建立良好的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
5.2.3 村委会要厘清与乡镇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各自的责任
5.2.4 村委会创新和完善供给公共产品的资金筹措机制
5.2.5 村委会要建立威信,做好村集体的当家人
5.2.6 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J]. 吴静,王佳. 财政监督. 2011(13)
[2]税费改革前后村级组织职能的转变——兼论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J]. 韩国明,钟守松.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3]试论村民自治下乡村关系的定位与调适[J]. 赵兴洲.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06)
[4]村社组织、乡村精英:乡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底层机制——基于乡村内生秩序与制度变迁逻辑[J]. 郭佩霞,朱明熙. 开发研究. 2010(05)
[5]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J]. 高灵芝. 山东社会科学. 2010(06)
[6]农村公共产品理论研究述评——基于定义、供给机制、路径选择的视角[J]. 卢翔. 企业导报. 2010(03)
[7]关于村民委员会职能的思考[J]. 董红,王有强. 调研世界. 2009(10)
[8]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对策[J]. 蔡庆杰.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09)
[9]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中的责任探究[J]. 成新轩,武琼. 乡镇经济. 2009(02)
[10]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探讨[J]. 靳连峰.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9(01)
博士论文
[1]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 于印辉.东北财经大学 2010
[2]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D]. 陈定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3]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及其供给行为研究[D]. 王书军.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 郭瑞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分析及对策[D]. 崔开华.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13031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的研究情况
1.2.2. 国内的研究情况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和特征
2.1.2 村委会的内涵及职能
2.2 相关的理论阐释
2.2.1 公共产品多元供给理论
2.2.2 村民参与与集体行动理论
2.2.3 农村公共产品社区供给理论
第3章 村委会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角色定位
3.1 农村的社会属性与村委会职能的变迁
3.1.1 农村社会的内生秩序——熟人社会
3.1.2 村民自治下村委会职能的转变
3.2 村民自治的政治——法律过程与村委会的“政治逻辑”
3.3 村委会供给农村公共产品所具有的必然优势
3.3.1 村委会在管理农村事务中容易促成一致行动
3.3.2 行政村的基本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搭便车”行为
3.3.3 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便于组织成员监督
3.3.4 村委会易于促成村民表达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
3.3.5 随着村委会工作重心的转移,村委会的职能“专”了起来
第4章 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状况、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状况
4.1.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
4.1.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结构
4.1.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果评价
4.2 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存在的问题
4.2.1 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的责任能力不完备
4.2.2 产权仍不明晰
4.2.3 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的范围十分狭窄
4.2.4 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的持续性、稳定性难以保证
4.2.5 制度外筹资方式会加重农民负担
4.3 造成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4.3.1 村委会作为供给公共产品的主体地位未予明确
4.3.2 分配在农村的公共资源太少
4.3.3 村委会的资金来源渠道非常狭窄
4.3.4 村委会承担了大量基层政府的事务
4.3.5 村委会基层民主自治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3.6 村委会与乡镇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时的责任划分不清
第5章 村委会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焦点及对策建议
5.1 村委会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焦点
5.1.1 村委会的本职及职能回归
5.1.2 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的资金壁垒
5.1.3 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的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分离
5.2 村委会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议
5.2.1 村委会突出公共服务职能
5.2.2 村委会要建立良好的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
5.2.3 村委会要厘清与乡镇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各自的责任
5.2.4 村委会创新和完善供给公共产品的资金筹措机制
5.2.5 村委会要建立威信,做好村集体的当家人
5.2.6 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J]. 吴静,王佳. 财政监督. 2011(13)
[2]税费改革前后村级组织职能的转变——兼论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J]. 韩国明,钟守松.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3]试论村民自治下乡村关系的定位与调适[J]. 赵兴洲.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06)
[4]村社组织、乡村精英:乡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底层机制——基于乡村内生秩序与制度变迁逻辑[J]. 郭佩霞,朱明熙. 开发研究. 2010(05)
[5]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J]. 高灵芝. 山东社会科学. 2010(06)
[6]农村公共产品理论研究述评——基于定义、供给机制、路径选择的视角[J]. 卢翔. 企业导报. 2010(03)
[7]关于村民委员会职能的思考[J]. 董红,王有强. 调研世界. 2009(10)
[8]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对策[J]. 蔡庆杰.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09)
[9]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中的责任探究[J]. 成新轩,武琼. 乡镇经济. 2009(02)
[10]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探讨[J]. 靳连峰.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9(01)
博士论文
[1]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 于印辉.东北财经大学 2010
[2]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D]. 陈定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3]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及其供给行为研究[D]. 王书军.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 郭瑞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分析及对策[D]. 崔开华.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13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13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