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上海外来务工青年管理 ——包容性治理角度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01 13:19
  本文主要讨论来沪务工青年的包容性治理问题。对于外来人口增长比例远远超出本地户籍人口增长比例的上海来说,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首先,作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学习借鉴了包容性治理和社会融入方面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对论文中的所指对象——上海外来务工人员中占比数量较高的“青年”群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使本文更具深度和可信度,作者又和市级相关部门进行了联系,获得了他们对本文内部调查资料上的提供和支持,让本文得以运用到一些与上海外来务工青年实际相符又不那么敏感的真实数据。通过汲取理论养分和社会调查,作者形成了自已对上海外来务工青年包容性治理的思路和观点。作者从分析对外来务工青年包容性治理的必要性入手,指出包容性治理的缺损和不足会导致一系列社会矛盾的产生。接着作者主要站在理论的立场,提出了包容性治理的理想目标。在描绘理想愿景后,作者又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上海外来务工青年的包容性治理现状,即上海外来务工青年的需求结构和上海各级政府在包容性治理方面的主要作为,通过对比“需求”与“已有作为”,作者力图找到政府包容性治理方面存在的差距,进而回答为什么外来务工青年难以融入城市生活...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的特定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实地调查法
        (三) 个案研究法
    四、研究思路及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社会融入理论研究
        (一) 定义
        (二) 作用
        (三) 问题
        (四) 路径
    二、包容性治理理论研究
        (一) 概念
        (二) 功能
        (三) 载体
        (四) 路径
        (五) 制约因素
        (六) 案例研究
第三章 上海外来务工青年的包容性治理现状分析
    一、上海外来务工青年的现实需求
        (一) 健康需求
        (二) 再教育需求
        (三) 就业需求
        (四) 婚姻需求
        (五) 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六) 社会参与需求
        (七) 人际交往需求
    二、上海外来务工青年包容性治理的基本概况
        (一) 政府管理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方式
        (二) 提供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服务政策
        (三) 现实治理背景下的上海外来务工青年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第四章 上海外来务工青年包容性治理缺位特征及制约因素分析
    一、包容性治理缺位如何影响外来务工青年群体
        (一) 社会地位低下
        (二) 生活水平差
        (三) 基本权益得不到保护
        (四) 民主权利遥不可及
    二、包容性治理缺位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一) 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有限性
        (二) 上海户籍制度的制约
        (三) 不同地域间的社会保障制度影响
        (四) 城市语言文化、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差异
第五章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包容性治理的必要性与理想目标
    一、必要性:包容性治理缺失会引发多样的社会矛盾
        (一) 扩大社会鸿沟的风险
        (二) 失业率攀升
        (三) 社会排斥现象严重
        (四) 社会孤岛
        (五) 反社会倾向
        (六) 犯罪率上升
    二、路径与方法:来自发达国家的经验
        (一) 国外流动人口管理经验
        (二) 国外包容性治理的实践
    三、理想图景:基于理论与经验的分析
        (一) 民主参与包容
        (二) 经济利益包容
        (三) 公共服务包容
        (四) 从社会层面消除歧视和排斥
        (五) 社会的集体关怀
第六章 推进上海外来务工青年包容性治理的现实对策建议
    一、完善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一) 完善来沪务工青年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结构
        (二) 推动相关立法
        (三) 创新管理机制,掌握外来务工青年群体的信息
    二、完善外来务工青年公共服务体系
        (一) 完善就业服务
        (二) 加强教育培训
        (三) 改善子女义务教育
        (四) 优化公共卫生服务
        (五) 逐步改善居住条件
    三、保障外来务工青年合法权益
        (一) 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二) 推进社会保险工作
        (三) 保障劳动安全卫生权益
        (四) 加大依法维权力度
    四、构建外来务工人员激励机制
        (一) 建立优秀外来务工青年落户制度
        (二) 激发外来务工人员创新活力
        (三) 引导企业建立多层次激励措施
    五、优化外来务工青年社会环境
        (一) 加强出租房屋管理
        (二) 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对外来务工青年的包容性治理
        (三) 丰富外来务工青年的文化生活
        (四) 营造和谐舆论氛围
    六、扩大外来务工青年的民主参与
        (一) 鼓励外来务工青年参加党群组织
        (二) 将外来务工青年纳入基层民主的主体范围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包容性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J]. 方堃,冷向明.  江西社会科学. 2013(01)
[2]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建构与公共服务创新——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证[J]. 袁年兴.  理论月刊. 2013(01)
[3]县域“城中村”的包容性治理[J]. 马瑞,王国红.  科学社会主义. 2012(06)
[4]合作秩序与开放性、包容性治理:当代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J]. 李增元.  社会主义研究. 2012(06)
[5]外来人口空间集聚与问题思考——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J]. 张宪英.  中国集体经济. 2012(21)
[6]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的研究[J]. 刘阳.  大庆社会科学. 2012(03)
[7]非政府组织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的路径分析——基于赋权理论视角[J]. 沈博雅,姚进忠.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2)
[8]加快“农二代”社会融入步伐,推动城市包容性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第二代社会调查分析[J]. 姚平,韩晓燕.  科学发展. 2012(02)
[9]我国县域社会包容式治理研究——以重庆市巫溪县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为例[J]. 郑向东,侯祖戎.  中国市场. 2011(37)
[10]城市融入中的代际差异:一种人际传播视角——基于长三角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实证调查[J]. 赵呈晨.  天津农业科学. 2011(04)



本文编号:3113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13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e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