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民自治中的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2 13:09
当代中国农村女性参与村民自治,是基于村民自治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形式的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农村女性参政的需求日益强烈的必然结果。长期存在于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男女两性的不平等问题和现象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女性地位、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己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的前提共识和重要事项。农村女性参与村民自治是衡量女性地位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评价指标,农村女性参与村民自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女性参与村民自治的程度是衡量农村政治文明的重要尺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步,女性包括农村女性的教育程度有了极大提高。但值得深思的是,女性的政治参与水平和参政能力却没有实现相应的提高。在广大农村地区,女性参与村民自治的比例和程度普遍不高,参政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主动性差,主体意识欠缺。有关农村女性参政的制度机制不健全,客观环境也有待完善。综其原因主要可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主观上农村女性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客观上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环境与历史环境因素不利于女性参政议政活动的进行。针对农村女性参政所存在的问题,本...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村民自治与政治参与理论概述
2.1 村民自治的内涵
2.2 政治参与的内涵与理论范式
2.2.1 政治参与的内涵
2.2.2 政治参与的理论范式
2.3 女性政治参与的内涵及特殊性
2.3.1 女性政治参与的内涵
2.3.2 女性政治参与的特殊性
第3章 农村女性政治参与在村民自治中的价值分析
3.1 女性参与村民自治是衡量女性地位,实现农村女性自身发展的重要保证
3.2 女性参与村民自治的程度是衡量农村政治文明的重要尺度
3.3 女性参与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第4章 我国当前村民自治中女性政治参与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4.1 我国当前村民自治中女性政治参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4.1.1 女性参政比例较低,参政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4.1.2 女性政治参与水平不高,主体意识欠缺
4.1.3 女性政治参与的制度机制不健全
4.1.4 女性政治参与的客观环境有待完善
4.2 村民自治中女性政治参与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自身综合素质是制约农村女性参与村民自治的主观因素
4.2.2 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是制约农村女性参与村民自治的重要因素
第5章 促进我国农村女性参与村民自治的路径选择
5.1 增强农村女性综合素质,提高她们参与村民自治的能力和意识
5.1.1 重视文化教育,提高农村女性文化教育水平
5.1.2 强化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女性自身发展
5.1.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村女性参政的意识和积极性
5.2 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强化女性政治参与的客观基础
5.2.1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
5.2.2 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村女性经济地位
5.3 健全机制,改善农村女性参政的政治环境
5.3.1 合理分配政治资源,提高农村女性政治资源占有率
5.3.2 完善法律法规和参与机制,拓宽农村女性参政渠道,切实保障农村女性权益
5.3.3 加大妇联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其组织优势
5.4 解放思想,挣脱封建残余思想的束缚,助推农村女性参政的步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十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妇女参政行为与政治行为文明[J]. 王瑞芹. 妇女研究论丛. 2005(04)
[2]解构性别本质主义:女性主义对先进性别文化的贡献[J]. 韩廉. 妇女研究论丛. 2004(05)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男女平等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理论课题组. 妇女研究论丛. 2004(01)
[4]我国妇女的参政状况及对策[J]. 王晓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S1)
[5]农村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参与意识分析[J]. 张凤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6)
[6]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妇女思想政治工作[J]. 万金凤. 求实. 2001(S1)
[7]中国妇女参政权利刍议[J]. 罗萍,王春阁. 民主与科学. 1995(02)
[8]政治资源配置问题简论[J]. 邓伟志. 新华文摘. 2000 (02)
本文编号:3115331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村民自治与政治参与理论概述
2.1 村民自治的内涵
2.2 政治参与的内涵与理论范式
2.2.1 政治参与的内涵
2.2.2 政治参与的理论范式
2.3 女性政治参与的内涵及特殊性
2.3.1 女性政治参与的内涵
2.3.2 女性政治参与的特殊性
第3章 农村女性政治参与在村民自治中的价值分析
3.1 女性参与村民自治是衡量女性地位,实现农村女性自身发展的重要保证
3.2 女性参与村民自治的程度是衡量农村政治文明的重要尺度
3.3 女性参与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第4章 我国当前村民自治中女性政治参与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4.1 我国当前村民自治中女性政治参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4.1.1 女性参政比例较低,参政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4.1.2 女性政治参与水平不高,主体意识欠缺
4.1.3 女性政治参与的制度机制不健全
4.1.4 女性政治参与的客观环境有待完善
4.2 村民自治中女性政治参与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自身综合素质是制约农村女性参与村民自治的主观因素
4.2.2 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是制约农村女性参与村民自治的重要因素
第5章 促进我国农村女性参与村民自治的路径选择
5.1 增强农村女性综合素质,提高她们参与村民自治的能力和意识
5.1.1 重视文化教育,提高农村女性文化教育水平
5.1.2 强化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女性自身发展
5.1.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村女性参政的意识和积极性
5.2 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强化女性政治参与的客观基础
5.2.1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
5.2.2 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村女性经济地位
5.3 健全机制,改善农村女性参政的政治环境
5.3.1 合理分配政治资源,提高农村女性政治资源占有率
5.3.2 完善法律法规和参与机制,拓宽农村女性参政渠道,切实保障农村女性权益
5.3.3 加大妇联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其组织优势
5.4 解放思想,挣脱封建残余思想的束缚,助推农村女性参政的步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十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妇女参政行为与政治行为文明[J]. 王瑞芹. 妇女研究论丛. 2005(04)
[2]解构性别本质主义:女性主义对先进性别文化的贡献[J]. 韩廉. 妇女研究论丛. 2004(05)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男女平等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理论课题组. 妇女研究论丛. 2004(01)
[4]我国妇女的参政状况及对策[J]. 王晓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S1)
[5]农村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参与意识分析[J]. 张凤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6)
[6]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妇女思想政治工作[J]. 万金凤. 求实. 2001(S1)
[7]中国妇女参政权利刍议[J]. 罗萍,王春阁. 民主与科学. 1995(02)
[8]政治资源配置问题简论[J]. 邓伟志. 新华文摘. 2000 (02)
本文编号:3115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1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