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下中国女性参政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4 12:09
女性参政权的享有和实现程度,是衡量一国男女平等程度的标准。我国法律规定了女性参政权,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女性参政权的实现程度并不理想,法条上的男女平等尚未完全成为事实。为提高我国女性地位,实现男女平等尤其是男女实质平等的宪法权利,本文对我国女性参政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梳理了我国女性参政权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着立法体系不完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法律表达“男性化”、女性参政权实现程度不理想和女性参政权行使动因不足等问题。然后,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的社会结构性原因,即法律的建构受到了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缺乏中立、公正的社会性别意识,在制定和执行女性参政法律时没有平等考虑男女两性的利益和需求,尤其没有注意到女性因其孕产的独特生理功能所可能承担的风险和独特经历,以及因此产生的特殊需要,而对男女规定了相同的规则和同等的适用标准,造成男女参政权事实上的差距。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女性参政的建议,主要包括完善女性参政权立法体系,确立操作性强的法律规则,注重法律表达的性别公正性,改革就业、教育等配套制度政策,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创造有利于女性参政权实现的社会环境。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第八届至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政协常委性别构成(%)’‘2、全国政协和民主党派中的女性参政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简称全国政协)女委员的比例持续上升。第八届(1993)、第九届(1998)、第十届(2003)、第一f一届(2008)全国政协女委员的比例分别为9.2%、15.5%、16.8%和17.7%(详见图3),全国政协女常委的比例分别为9.7%、10.0%、 11.4%和10.4%(详见图2),总体呈上升趋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女性有395人,占委员总数的17.7%,比上届高1个百分点。其中女常委30人,占常委总数的10.4%。政协副主席中有4位女性。25在中国的8个民主党派中,女性都占有较高的比例。2004年以来,八个民主党派中女党员比例均超过30%。根据2006年的数据
会和科技统计司的统计数据,省部级及以上干部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在2003年和2006年分别为9.0%和10.4%;地厅级干部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2.5%和13.3%;县处级干部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6.7%和17.5%。(详见图4)而据统计,2001年至2003年全国新录用公务员中,女性比例逐年提高,分别为23.6%、263%、27.8%。3。一可见,新l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视野下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参政[J]. 谭琳. 中国妇运. 2010(06)
[2]国外女性参政的政府支持系统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刘兰华,朱立言. 领导科学. 2009(33)
[3]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政治权益保障问题探析[J]. 马克林,李裕平,周艳,张毓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4]男女退休不同龄制度的宪法学思考[J]. 张步峰. 法学家. 2009(04)
[5]联合国的妇女政策和活动对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影响[J]. 孙晓梅.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9(04)
[6]农村妇女参政权益及其法律保障[J]. 李春茹,陈苇,倪丹. 重庆社会科学. 2009(06)
[7]社会性别视角下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探析[J]. 师凤莲.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2)
[8]全球化与本土化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促进——第三届中国与北欧妇女/社会性别学术研讨会综述[J]. 温益群. 云南社会科学. 2009(02)
[9]当代中国妇女权益保障立法的问题与出路——与挪威《男女平等法》之比较[J]. 周翠彬. 法学杂志. 2009(01)
[10]性别正义:迈向宪治的社会性别[J]. 张清.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9(01)
硕士论文
[1]社会性别视角下妇女参政的研究[D]. 刘志玲.安徽师范大学 2007
[2]我国女性平等参政权法律保障研究[D]. 舒畅.华中科技大学 2007
[3]保障我国妇女参政权利的法律和政策思考[D]. 郑风淑.延边大学 2006
[4]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我国妇女干部选拔政策研究[D]. 钟曼丽.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37292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第八届至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政协常委性别构成(%)’‘2、全国政协和民主党派中的女性参政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简称全国政协)女委员的比例持续上升。第八届(1993)、第九届(1998)、第十届(2003)、第一f一届(2008)全国政协女委员的比例分别为9.2%、15.5%、16.8%和17.7%(详见图3),全国政协女常委的比例分别为9.7%、10.0%、 11.4%和10.4%(详见图2),总体呈上升趋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女性有395人,占委员总数的17.7%,比上届高1个百分点。其中女常委30人,占常委总数的10.4%。政协副主席中有4位女性。25在中国的8个民主党派中,女性都占有较高的比例。2004年以来,八个民主党派中女党员比例均超过30%。根据2006年的数据
会和科技统计司的统计数据,省部级及以上干部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在2003年和2006年分别为9.0%和10.4%;地厅级干部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2.5%和13.3%;县处级干部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6.7%和17.5%。(详见图4)而据统计,2001年至2003年全国新录用公务员中,女性比例逐年提高,分别为23.6%、263%、27.8%。3。一可见,新l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视野下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参政[J]. 谭琳. 中国妇运. 2010(06)
[2]国外女性参政的政府支持系统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刘兰华,朱立言. 领导科学. 2009(33)
[3]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政治权益保障问题探析[J]. 马克林,李裕平,周艳,张毓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4]男女退休不同龄制度的宪法学思考[J]. 张步峰. 法学家. 2009(04)
[5]联合国的妇女政策和活动对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影响[J]. 孙晓梅.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9(04)
[6]农村妇女参政权益及其法律保障[J]. 李春茹,陈苇,倪丹. 重庆社会科学. 2009(06)
[7]社会性别视角下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探析[J]. 师凤莲.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2)
[8]全球化与本土化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促进——第三届中国与北欧妇女/社会性别学术研讨会综述[J]. 温益群. 云南社会科学. 2009(02)
[9]当代中国妇女权益保障立法的问题与出路——与挪威《男女平等法》之比较[J]. 周翠彬. 法学杂志. 2009(01)
[10]性别正义:迈向宪治的社会性别[J]. 张清.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9(01)
硕士论文
[1]社会性别视角下妇女参政的研究[D]. 刘志玲.安徽师范大学 2007
[2]我国女性平等参政权法律保障研究[D]. 舒畅.华中科技大学 2007
[3]保障我国妇女参政权利的法律和政策思考[D]. 郑风淑.延边大学 2006
[4]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我国妇女干部选拔政策研究[D]. 钟曼丽.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37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37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