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与治道

发布时间:2021-10-19 00:29
  农民工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过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产业大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和生活。农民工一头连接着农村,一头连接着城市,这为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解决问题的载体,通过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可以推动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同时,农民工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制度转轨时期产生的一个特殊性劳动力群体,由于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农民工在进入城市后,并没有完全实现向市民的转变,成为了既脱离农村土地、又没有融入城市的“边缘人”。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确定性的长期趋势,解决好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协调城乡共同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第一章内容是阐述本次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简述国内外关于此次研讨任务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案、创新之处。第二章内容是界定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相关概念,从历时态视角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进行分析,把握我国特有的农民工现象产生的历史脉络。从经济生活和社会生...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四)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历时态进程、现状与困境
    第一节 概念厘定
        (一) 农民工
        (二) 城市融入
    第二节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历时态进程
        (一) 改革开放前(建国后——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民向工人转变
        (二) 改革开放后:农民工形成
    第三节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现状
        (一) 农民工在经济生活方面的融入现状
        (二) 农民工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融入现状
    第四节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
        (一) 制度性困境
        (二) 非制度性困境
第三章 农民工城市融入困难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农民工自身因素
    第二节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第三节 制度性障碍
    第四节 社会成本因素
    第五节 社会心理因素
第四章 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满足农民工的多方面需求
    第二节 提升农民工的经济能力
    第三节 落实安居工程,改善农民工住房问题
    第四节 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盘活农民工土地权益
    第五节 构建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支持网络
    第六节 加强价值引导,强化农民工作为新市民的身份认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J]. 秦燕,吕康银.  经济视角(下). 2013(06)
[2]城乡统筹下我国社会保障财政体制的改革[J]. 王晓东.  宏观经济管理. 2012(12)
[3]中国社会保障的社会排斥问题分析——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为例[J]. 赵德铸.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4]“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就业及社会保障等问题研究[J]. 张本波.  经济研究参考. 2011(29)
[5]新一轮“用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劳动力市场双重二元分割的视角[J]. 晋利珍,刘玥.  云南社会科学. 2011(03)
[6]构建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摊机制[J]. 杨先明.  经济界. 2011(03)
[7]社会排斥: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J]. 钱正武.  调研世界. 2011(02)
[8]城市群租者的居住权保护问题分析[J]. 沈福俊.  行政法学研究. 2011(01)
[9]对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黄宇凤.  人口与经济. 2010(04)
[10]正确处理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十大关系[J]. 杨继瑞.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05)



本文编号:3443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443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4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