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提高当代中国农民的素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7 23:34
  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是能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农业是整个国家的基础,农民是农村的基础,是否能够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体系是否稳定。农村的经济发展核心是农民,发展的速度和程度都依赖于农民的整体素质。也就是说要提高农民素质是整个经济社会的迫切要求。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农民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农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保障。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需要高素质农民,在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培养高素质农民是党和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提高农民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需要加强农民教育,广泛开展与农民相关的职业培训、农业技术培训之外,还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以文明、平等、和谐的教育理念促进新农村中融洽和谐的新风尚。以建设文化设施带动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逐渐消除迷信、移风易俗,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将浪费、赌博移除农民的日常生活。同时,大力宣讲法制教育,使得农民懂法、学法,在生活当中守法护法。本文以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的素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民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及形成原因,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相影响的层面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农民素质,以保证农村经...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学术界的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2章 农民素质在中国的现状及成因
    2.1 农民素质的含义
    2.2 农民素质存在的问题
    2.3 农民素质低的成因分析
第3章 农民素质对现阶段农村发展的影响
    3.1 农民低素质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3.2 农民低素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3.3 农民低素质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第4章 国外提升农民素质的途径及启示
    4.1 东亚国家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
    4.2 西欧国家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
    4.3 北美国家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
    4.4 国外给予提高农民素质的启示
第5章 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措施
    5.1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
    5.2 增大政府投入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吉林省农民继续教育问题[J]. 高锋.  现代农业. 2010(01)
[2]吉林省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 那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8)
[3]和谐视角下我国新型农民素质现状及成因浅析[J]. 张时碧.  世纪桥. 2009(07)
[4]新时期影响河南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解决途径[J]. 赵排风.  平原大学学报. 2007(01)
[5]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素质问题[J]. 孟兰芬.  理论与现代化. 2006(05)
[6]我国农民收入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李莉,施国庆,王毅杰.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7]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J]. 杨继瑞.  高校理论战线. 2005(12)
[8]中国农民素质评价及区域差异[J]. 辛贤,毛学峰,罗万纯.  中国农村经济. 2005(09)
[9]国外农民教育及其对“科教兴村”的启示[J]. 向安强,贾兵强,林楠,许喜文.  古今农业. 2005(03)
[10]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 张德元.  职业教育研究. 2005(06)



本文编号:3501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01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0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