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职业转换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1 10:4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失地农民急剧增加,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中继农民工问题后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其来势之猛、影响之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已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以解决。长远地看,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实现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然而,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还存在许多难题,所以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问题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结合理论与实践,以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我国对失地农民职业转换问题的政策和笔者的调查数据,借鉴其他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的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试图通过研究,分析目前失地农民职业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对策。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是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并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对失地农民职业转换问题的研究现状,同时,对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现状和职业转换的必要性。现状方面主要包括: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征地补偿款分配混乱、失...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现状
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2. 国内有关失地农民的研究
3. 关于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研究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失地农民
2. 职业转换
(四) 研究方法
1.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二、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现状及职业转换的必要性
(一)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现状
1. 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征地补偿款分配混乱
2. 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困难
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缺失
(二)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必要性
1. 有利于保障失地农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安居乐业
2. 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3. 有利于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当前我国失地农民职业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存在的问题
1. 职业获得不易
2. 职业适应不易
3. 职业稳定不易
(二) 原因分析
1. 法律上的缺陷
2. 政策上的不足
3. 经济发展上的障碍
4. 城市化的骤然释放
5. 失地农民自身的因素
四、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对策研究
(一) 发展经济广开就业渠道
1. 展中小型企业和个私企业
2.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 转变城市化发展道路
1. 发展和完善大中城市质量
2. 减少小城镇数量,优化小城镇规模
(三) 大力推进就业服务工作
1、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2. 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加强引导
3. 加强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
(四) 完善法律,加大法律支持
1. 完善《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关于征用土地的相关规定
2. 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
(五) 政策上积极扶持就业创业
1. 根据各地情况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实现分配方式的多元化
2. 促进失地农民平等有效的就业
3. 积极鼓励自主创业
(六) 重视社会网络支持和社区服务支持
1. 社会网络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支持
2. 社区服务对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促进作用
(七) 失地农民的自身建设
五、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从农民到市民的连续谱——关于农民市民化政策的观察与评论[J]. 任强,毛丹. 浙江社会科学. 2008(02)
[2]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及其促进策略——基于广州LG镇的初步调查[J]. 谢俊贵,曾笑丽.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8)
[3]国外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经验及启示[J]. 花文苍. 江西农业学报. 2007(08)
[4]失地农民与就业保障[J]. 段美之. 新东方. 2007(05)
[5]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J]. 张存. 河北农业科学. 2007(01)
[6]论我国失地农民身份转换过程中的心理适应问题[J]. 肖仲辉.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6(04)
[7]失地农民就业出路问题的思考[J]. 黄华玲. 甘肃农业. 2005(06)
[8]农民失地的路径、成因与对策[J]. 孔祥利,王君萍,李志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9]我国征地制度运行的历史轨迹、现实问题及改革措施[J]. 周青,黄贤金.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4(02)
[10]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J]. 卢海元. 中国农村观察. 2003(06)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民就业保障体系研究[D]. 于学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60119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现状
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2. 国内有关失地农民的研究
3. 关于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研究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失地农民
2. 职业转换
(四) 研究方法
1.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二、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现状及职业转换的必要性
(一)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现状
1. 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征地补偿款分配混乱
2. 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困难
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缺失
(二)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必要性
1. 有利于保障失地农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安居乐业
2. 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3. 有利于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当前我国失地农民职业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存在的问题
1. 职业获得不易
2. 职业适应不易
3. 职业稳定不易
(二) 原因分析
1. 法律上的缺陷
2. 政策上的不足
3. 经济发展上的障碍
4. 城市化的骤然释放
5. 失地农民自身的因素
四、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对策研究
(一) 发展经济广开就业渠道
1. 展中小型企业和个私企业
2.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 转变城市化发展道路
1. 发展和完善大中城市质量
2. 减少小城镇数量,优化小城镇规模
(三) 大力推进就业服务工作
1、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2. 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加强引导
3. 加强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
(四) 完善法律,加大法律支持
1. 完善《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关于征用土地的相关规定
2. 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
(五) 政策上积极扶持就业创业
1. 根据各地情况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实现分配方式的多元化
2. 促进失地农民平等有效的就业
3. 积极鼓励自主创业
(六) 重视社会网络支持和社区服务支持
1. 社会网络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支持
2. 社区服务对失地农民职业转换的促进作用
(七) 失地农民的自身建设
五、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从农民到市民的连续谱——关于农民市民化政策的观察与评论[J]. 任强,毛丹. 浙江社会科学. 2008(02)
[2]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及其促进策略——基于广州LG镇的初步调查[J]. 谢俊贵,曾笑丽.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8)
[3]国外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经验及启示[J]. 花文苍. 江西农业学报. 2007(08)
[4]失地农民与就业保障[J]. 段美之. 新东方. 2007(05)
[5]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J]. 张存. 河北农业科学. 2007(01)
[6]论我国失地农民身份转换过程中的心理适应问题[J]. 肖仲辉.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6(04)
[7]失地农民就业出路问题的思考[J]. 黄华玲. 甘肃农业. 2005(06)
[8]农民失地的路径、成因与对策[J]. 孔祥利,王君萍,李志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9]我国征地制度运行的历史轨迹、现实问题及改革措施[J]. 周青,黄贤金.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4(02)
[10]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J]. 卢海元. 中国农村观察. 2003(06)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民就业保障体系研究[D]. 于学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60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6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