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6 22:42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青海省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从2006年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牧区任职服务工作至2009年8月,青海用4年时间为农牧区配备了2099名大学生,目前在岗1748名。本文的研究通过调查,了解青海省农牧区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基本状况,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支撑性材料;分析梳理大学生“村官”基本数据,联系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大学生“村官”与其所在地方农村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深入探讨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叙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其次阐述了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产生背景、历史基础与演化路径;第三部分叙述了青海省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调查工作概况及数据统计分析;第四部分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理论,通过对此公共政策演化路径进行分析,论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构成,对其进行价值分析与可行性分...
【文章来源】:青海大学青海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学生“村官”资料的历年数据统计曲线图
2010年本文调查地点(同仁、泽库、河南、湟源、大通、西宁)图 3-1 青海省大学生“村官”分布简图卷发放对象分三类:即大学生“村官”、村民、乡镇干部中,大学生“村官”调查问卷共有问题 62 个,内容涉及生工作状况等方面;村民问卷共有问题 17 个,另附公共政策
3.3.3 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难题即排名第一的是“自身经验或阅历不足”;其次是“职务不明确,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第三是“没有学过会计、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在农村财务管理及经济发展方面难以施展拳脚”;第四为“乡村政治的排外性”(见图 3-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着力探求公平发展的大国经济模式[J]. 周业安.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0(02)
[2]为什么要维持小农生产结构[J]. 贺雪峰. 贵州社会科学. 2009(09)
[3]三农问题症结所在——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J]. 何伟. 中外企业家. 2009(01)
[4]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分析[J]. 李法霞. 法制与社会. 2008(29)
[5]浅析“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认同现状[J]. 张丽. 法制与社会. 2008(26)
[6]论大学生村官权威的合法性[J]. 赵锦山. 天府新论. 2008(05)
[7]“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优化分析[J]. 袁君宝. 法制与社会. 2008(24)
[8]论大学生“村官”订单式培养模式[J]. 李诚,谭静. 团结. 2008(04)
[9]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看“大学生村官”[J]. 王壮,高扬. 管理观察. 2008(10)
[10]农民增收要有新思路[J]. 林毅夫. 江苏农村经济. 2008(06)
本文编号:3573295
【文章来源】:青海大学青海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学生“村官”资料的历年数据统计曲线图
2010年本文调查地点(同仁、泽库、河南、湟源、大通、西宁)图 3-1 青海省大学生“村官”分布简图卷发放对象分三类:即大学生“村官”、村民、乡镇干部中,大学生“村官”调查问卷共有问题 62 个,内容涉及生工作状况等方面;村民问卷共有问题 17 个,另附公共政策
3.3.3 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难题即排名第一的是“自身经验或阅历不足”;其次是“职务不明确,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第三是“没有学过会计、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在农村财务管理及经济发展方面难以施展拳脚”;第四为“乡村政治的排外性”(见图 3-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着力探求公平发展的大国经济模式[J]. 周业安.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0(02)
[2]为什么要维持小农生产结构[J]. 贺雪峰. 贵州社会科学. 2009(09)
[3]三农问题症结所在——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J]. 何伟. 中外企业家. 2009(01)
[4]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分析[J]. 李法霞. 法制与社会. 2008(29)
[5]浅析“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认同现状[J]. 张丽. 法制与社会. 2008(26)
[6]论大学生村官权威的合法性[J]. 赵锦山. 天府新论. 2008(05)
[7]“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优化分析[J]. 袁君宝. 法制与社会. 2008(24)
[8]论大学生“村官”订单式培养模式[J]. 李诚,谭静. 团结. 2008(04)
[9]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看“大学生村官”[J]. 王壮,高扬. 管理观察. 2008(10)
[10]农民增收要有新思路[J]. 林毅夫. 江苏农村经济. 2008(06)
本文编号:3573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7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