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8 01:11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社会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现有的以政府行政干预和群团组织教育为主的青少年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为此,上海市政府推动成立了非营利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团体——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以下简称“阳光中心”),引入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机制,通过“阳光中心”专业的社会工作,青少年犯罪率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受政府固有体制机制和社团自身能力建设的局限,“阳光中心”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还不够明显。因此,研究和解决“阳光中心”的发展问题,对于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推动青少年更加全面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探讨“阳光中心”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发展对策。本文从政府公共管理和非营利性组织提供专业社会服务的角度出发,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重点对“阳光中心”近几年来发展过程中的政府环境、自身运作模式和组织建设、专业工作水平的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分析影响“阳光中心”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内在、外在原因,提出推动“阳光中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的结论:一是要政府必须要为推动“阳光中心”的...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第二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团体发展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团体的界定和特点
第二节 社会工作团体在青少年工作中的作用
第三节 影响青少年社会工作团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团体的政府支持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团体自身的运作模式和组织建设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团体专业水平的发挥
第三章 “阳光中心”发展状况
第一节 “阳光中心”发展现状
一、“阳光中心”的建立
二、“阳光中心”的发展
三、“阳光中心”专业服务提供状况
第二节 “阳光中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阳光中心”发展的政府支持和法律保障不够充分
二、“阳光中心”的运作模式和组织建设不够成熟
三、“阳光中心”专业社会工作供给不够充足
第三节 “阳光中心”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阳光中心”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够完善
二、“阳光中心”本土化发展相对滞后
三、“阳光中心”的专业化工作水平比较低
第四章 推动“阳光中心”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完善“阳光中心”的外部工作环境
一、制定支持“阳光中心”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法律法规
二、提高“阳光中心”的社会地位
三、加大政府对“阳光中心”的扶持力度
第二节 加强“阳光中心”的自身能力建设
一、提升“阳光中心”自身的运作水平
二、加强“阳光中心”专业培训的体系建设
三、完善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的激励机制
四、持续推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阵地建设
第三节 加强“阳光中心”专业水平的发挥
一、拓展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领域
二、加强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的专业策划
三、推动同类青少年社会工作团体的良性竞争
第五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575610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第二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团体发展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团体的界定和特点
第二节 社会工作团体在青少年工作中的作用
第三节 影响青少年社会工作团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团体的政府支持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团体自身的运作模式和组织建设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团体专业水平的发挥
第三章 “阳光中心”发展状况
第一节 “阳光中心”发展现状
一、“阳光中心”的建立
二、“阳光中心”的发展
三、“阳光中心”专业服务提供状况
第二节 “阳光中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阳光中心”发展的政府支持和法律保障不够充分
二、“阳光中心”的运作模式和组织建设不够成熟
三、“阳光中心”专业社会工作供给不够充足
第三节 “阳光中心”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阳光中心”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够完善
二、“阳光中心”本土化发展相对滞后
三、“阳光中心”的专业化工作水平比较低
第四章 推动“阳光中心”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完善“阳光中心”的外部工作环境
一、制定支持“阳光中心”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法律法规
二、提高“阳光中心”的社会地位
三、加大政府对“阳光中心”的扶持力度
第二节 加强“阳光中心”的自身能力建设
一、提升“阳光中心”自身的运作水平
二、加强“阳光中心”专业培训的体系建设
三、完善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的激励机制
四、持续推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阵地建设
第三节 加强“阳光中心”专业水平的发挥
一、拓展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领域
二、加强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的专业策划
三、推动同类青少年社会工作团体的良性竞争
第五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575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7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