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村干群关系研究 ——以湖南省常宁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08 23:0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基本的政策主张。构建和谐的农村干群关系,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政治保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必然联系,并以湖南省常宁市为例,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干群关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改善农村干群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改善的对策。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界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和内涵、农村干群关系的概念和分类。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与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必然联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为农村干部施展才能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能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和谐的农村干群关系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正能量。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以湖南省常宁市为例,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干群关系的基本现状、问题及产生原因。在常宁市农村干群关系中存在不少亮点,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民情台帐”法,曾得到中央的肯定和赞扬。当然其农村干群关系也存在一些不足,其干群主要矛盾的原因在于干部的认识原因是观念因素,利益分化和利益重组是利益因素,制度的缺失和机制不健全是体... 

【文章来源】:南华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干群关系的概述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农村干群关系的概念及分类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干群关系的内在联系
第二章 常宁市农村干群关系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常宁农村干群关系的基本现状
    第二节 常宁市农村干群关系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常宁市农村干群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思考
    第一节 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意义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改善农村干群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成果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干群关系探析[J]. 王于,和政宏.  宁夏农林科技. 2012(02)
[2]苏南新农村建设中干群关系良性循环机制的建立[J]. 谢美玉.  农业经济. 2012(01)
[3]简论改善干群关系的合理路径[J]. 肖向平.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0(02)
[4]干群关系与村委会选举中的群体性事件[J]. 李燕燕.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5]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干群关系研究[J]. 施碧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9)
[6]改善农村干群关系,构建和谐新农村[J]. 冯锐.  经营管理者. 2008(11)
[7]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与基层干群关系改善之道[J]. 刘明兴,徐志刚,刘永东,陶然.  管理世界. 2008(09)
[8]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 刘彦随.  地理学报. 2007(06)
[9]乡镇和谐干群关系构建中的问题与对策[J]. 石红卫.  洛阳大学学报. 2007(01)
[10]新农村建设中干群关系的新思考[J]. 范利霞.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03)

硕士论文
[1]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农民素质问题研究[D]. 李红艳.西华大学 2013
[2]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难题及对策研究[D]. 赖益飞.广西大学 2013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干群关系研究[D]. 肖信华.湘潭大学 2012
[4]新形势下农村干群关系现状与对策探析[D]. 和宽.新疆大学 2011
[5]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干群关系[D]. 田福宁.新疆师范大学 2008
[6]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干群关系研究[D]. 谢美玉.扬州大学 2008
[7]村民自治背景下的干群关系研究[D]. 陈庆玲.安徽师范大学 2006
[8]新时期农村干群关系研究[D]. 许敏.厦门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77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77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f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