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甘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8 17:05
  党的十七大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全国范围来看,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西部。甘肃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西部欠发达省份,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于甘肃农村积累、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村居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和繁荣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以及为统筹城乡发展实施的一系列向西部农村倾斜的支农惠农政策,甘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传统文化产业也进一步得到了保护与传承。然而甘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完善之处。如: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投入不足、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相对贫乏等。本文认为这都与甘肃农村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存在的弊端有密切的关系,如: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渠道单向度、供给方式不合理及非市场化、未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造成了甘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2.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概念界定
        1.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外公共服务社会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方法说明
        1.4.1 研究思路及结构示意图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甘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2.1 甘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
        2.1.1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健全
        2.1.2 公共文化服务条件有效改善
        2.1.3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更加便利
    2.2 甘肃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2.2.1 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
        2.2.2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2.2.3 适合农村居民需要的优秀文化产品比较缺乏
        2.2.4 文化人才队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
    2.3 甘肃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2.3.1 财政自给力低,历史欠账严重
        2.3.2 供给主体单一,效率低下
        2.3.3 文化供给与农村居民需求失衡
        2.3.4 农村文化监督与评估的缺失
第三章 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3.1 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经验启示
        3.1.1 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创新
        3.1.2 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的经验借鉴
    3.2 国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经验启示
        3.2.1 国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3.2.2 国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经验借鉴
第四章 甘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模式构建
    4.1 社会化供给主体职能分析
        4.1.1 政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核心主体
        4.1.2 企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竞争参与主体
        4.1.3 第三部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
        4.1.4 农村居民——农村公共文化共建共享的主角
    4.2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具体模式
        4.2.1 公共文化产品的私人供给模式
        4.2.2 俱乐部文化产品供给模式
        4.2.3 公共文化产品的私人产品化供给模式
第五章 甘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对策建议
    5.1 社会化供给模式的实现基础
        5.1.1 以统筹城乡文化为宗旨
        5.1.2 以解决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不足等问题为重点
        5.1.3 以提供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为主线
        5.1.4 以协调好政府、社会、农村居民三者的关系为关键
    5.2 社会化供给模式的实现路径
        5.2.1 资金投入方面
        5.2.2 生产供给方面
        5.2.3 人才保障方面
        5.2.4 绩效评估方面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文章研究结论
    6.2 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576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76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0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