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公共性思想视角
发布时间:2022-01-13 14:11
当前,如何做到在相对公平的条件下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如何在分配时维护公共利益始终是社会所面临的最重要的“公共性”的问题,而收入分配就是这个问题最直接最现实的反映。产业工人是我党执政的根基,是代表社会先进性的群体,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有效解决产业工人的收入分配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迫切性。对产业工人群体的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不能仅仅从经济、管理、民生等单一的视角入手,应该结合当前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总体情况,从公共性的视角全方位的对产业工人收入分配现状进行分析,才能迅速而有效的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公共性特别是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视角对产业工人群体工资收入状况、福利和社会保障状况以及现行的工资制度进行考察,结合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现状的分析,发现产业工人的收入分配问题源于公共性在分配中的缺失。公共性缺失造成了如下五个问题:第一,多元利益格局下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第二,分配过程中对劳动价值认识的偏差以及对按劳分配理论的偏离;第三,分配过程中产业工人公民权利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实现;第四,政府在分配中的缺位与失位;第五,产业工人工资制度的畸形发展。这...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新意
1.4 研究路径与难点
2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解读
2.1 公共性的概念
2.2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源起与内涵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性的体现
2.4 当代中国公共性在利益维度上的现实问题
3 产业工人收入分配现状及成因——在公共性视野下的分析
3.1 中国产业工人群体社会地位
3.2 中国产业工人收入分配现状
3.3 产业工人收入状况的个案分析
3.4 产业工人收入分配现存问题
3.5 产业工人收入分配问题成因的公共性分析
4 解决产业工人收入分配问题的思考——基于当代中国特色公共性视角
4.1 整合社会多元利益格局——基于马克思公共利益理论的解决途径
4.2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4.3 更加注重初次分配公平
4.4 重构企业权力格局实现工人公民权利
4.5 充分发挥二次分配与三次分配调节功能
4.6 收入分配中政府的角色与责任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质性视角下个体行为选择的理论基础[J]. 宋妍. 经济论坛. 2013(03)
[2]劳动异质性及其经济学意义探寻[J]. 李宪徐. 肇庆学院学报. 2012(06)
[3]结构变迁、怨恨集聚、共同命运与华南地区工人集体行动[J]. 杨正喜. 社会科学. 2012(07)
[4]从劳资协议力量变化看新生代工人集体行动的策略选择——以南海本田事件为例[J]. 李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5]集体谈判中工人代表的行为偏好分析与激励机制建构[J]. 任小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2(02)
[6]社区共享资源自发供给的异质性效应分析[J]. 宋妍,晏鹰. 软科学. 2011(11)
[7]工会和集体谈判对工资、就业的影响研究综述[J]. 陆雪琴,张旭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1(02)
[8]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J]. 周明海,肖文,姚先国. 管理世界. 2010(10)
[9]自我组织与遵纪守法:工人依法维权的集体行动策略 以上海SNS企业工人抗争为例[J]. 吴同,文军. 社会. 2010(05)
[10]基于集体行动视角的劳资议价能力探讨[J]. 许再成,韦升柱.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博士论文
[1]创新异质性与中国技术进步[D]. 林高榜.浙江大学 2012
[2]阶级理论与当代中国工人集体行动研究[D]. 刘兴云.中南大学 2012
[3]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研究[D]. 付刚.吉林大学 2011
[4]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利益研究[D]. 董少林.复旦大学 2009
[5]基于异质性的共享资源治理过程研究[D]. 李玉连.南京理工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当代中国社会集体行动研究[D]. 陈平.曲阜师范大学 2012
[2]投资者异质性及其行为选择研究[D]. 李萍.天津财经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86576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新意
1.4 研究路径与难点
2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解读
2.1 公共性的概念
2.2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源起与内涵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性的体现
2.4 当代中国公共性在利益维度上的现实问题
3 产业工人收入分配现状及成因——在公共性视野下的分析
3.1 中国产业工人群体社会地位
3.2 中国产业工人收入分配现状
3.3 产业工人收入状况的个案分析
3.4 产业工人收入分配现存问题
3.5 产业工人收入分配问题成因的公共性分析
4 解决产业工人收入分配问题的思考——基于当代中国特色公共性视角
4.1 整合社会多元利益格局——基于马克思公共利益理论的解决途径
4.2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4.3 更加注重初次分配公平
4.4 重构企业权力格局实现工人公民权利
4.5 充分发挥二次分配与三次分配调节功能
4.6 收入分配中政府的角色与责任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质性视角下个体行为选择的理论基础[J]. 宋妍. 经济论坛. 2013(03)
[2]劳动异质性及其经济学意义探寻[J]. 李宪徐. 肇庆学院学报. 2012(06)
[3]结构变迁、怨恨集聚、共同命运与华南地区工人集体行动[J]. 杨正喜. 社会科学. 2012(07)
[4]从劳资协议力量变化看新生代工人集体行动的策略选择——以南海本田事件为例[J]. 李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5]集体谈判中工人代表的行为偏好分析与激励机制建构[J]. 任小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2(02)
[6]社区共享资源自发供给的异质性效应分析[J]. 宋妍,晏鹰. 软科学. 2011(11)
[7]工会和集体谈判对工资、就业的影响研究综述[J]. 陆雪琴,张旭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1(02)
[8]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J]. 周明海,肖文,姚先国. 管理世界. 2010(10)
[9]自我组织与遵纪守法:工人依法维权的集体行动策略 以上海SNS企业工人抗争为例[J]. 吴同,文军. 社会. 2010(05)
[10]基于集体行动视角的劳资议价能力探讨[J]. 许再成,韦升柱.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博士论文
[1]创新异质性与中国技术进步[D]. 林高榜.浙江大学 2012
[2]阶级理论与当代中国工人集体行动研究[D]. 刘兴云.中南大学 2012
[3]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研究[D]. 付刚.吉林大学 2011
[4]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利益研究[D]. 董少林.复旦大学 2009
[5]基于异质性的共享资源治理过程研究[D]. 李玉连.南京理工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当代中国社会集体行动研究[D]. 陈平.曲阜师范大学 2012
[2]投资者异质性及其行为选择研究[D]. 李萍.天津财经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86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86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