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鹤山市大学生村官职业困境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22 22:55
  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6月发布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意见指出:“从2006年起,国家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争取用三至五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个村(居)委会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40万人,覆盖三分之二的行政村,到2020年将达到60万人,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在当前就业严峻的新形势下,正确引导和鼓励高校大学毕业生面向农村和基层就业,不仅可以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还能一定程度上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干部高效规范工作;同时锻炼和培养基层年轻干部,为各级党政部门和各大高校长期以来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村(居)委会任职,对于开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和选聘在农村基层锻炼实践过、心系百姓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这一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从鹤山市大学生村官职业困境、原因分析、对策研究等三个方面来阐述鹤山市大学生村官职业困境与出路。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为绪论;第二章节为探讨鹤山市大学生村官职业困境;第三章节为鹤山市大学...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制定“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背景
    1.2 选聘大学生村官的意义
    1.3 大学生村官期满后“五大出路”制度
    1.4 研究背景
        1.4.1 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和发展
        1.4.2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越来越壮大
        1.4.3 大学生村官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相关研究进展
    1.7 研究内容及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鹤山市大学生村官职业困境
    2.1 鹤山市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2.1.1“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概况
        2.1.2 鹤山市大学生村官规模发展情况
    2.2 关于鹤山市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方案
        2.2.1 样本布置
        2.2.2 调查对象
        2.2.3 调查方法
    2.3 鹤山市大学生村官职业困境的调查结果
        2.3.1 担任大学生村官动机复杂性
        2.3.2 鹤山市大学生村官工作内容琐碎、被动
        2.3.3 鹤山市大学生村官借调现象严重
        2.3.4 鹤山市大学生村官面临期满就业的困境
第三章 鹤山市大学生村官职业困境原因分析
    3.1 身份定位模糊,管理制度不完善
    3.2 归属感缺失,社会公众不认可
    3.3 生活待遇不足,激励和保障措施不到位
    3.4 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不足,执行过程不到位
    3.5 出路窄,期满就业政策不完善
第四章 鹤山市大学生村官职业困境解决对策
    4.1 打破身份壁垒,不拘一格降人才
        4.1.1 启动“江门模式”,选拔优秀“村官”
        4.1.2 鹤山市大学生村官竞选“村委会主任”、“村支书”,留村发展
    4.2 帮助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建立归属感
    4.3 完善大学生村官激励和保障机制,相应提高待遇
    4.4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选拔机制,重视和创新培养机制
        4.4.1 要“下得去、待得住”,需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4.4.2 要“干得好、流得动”,需重视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4.5 有效保障大学生村官“五大出路”的畅通
    4.6 高校应注重理论教育和加强实践教育
    4.7 大学生村官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农村基层组织的结构与功能[J]. 贺雪峰.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0(06)
[2]大学生村官:现实困惑与对策分析[J]. 葛昌璘.  黑河学刊. 2010(08)
[3]大学生“村官”任职现状及思考[J]. 曾令玉,李晓云,米鹏.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7)
[4]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 魏萌.  学理论. 2010(13)
[5]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设计——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个案[J]. 程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6]构建“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的思路[J]. 代洪甫.  领导科学. 2009(30)
[7]大学生村官要主动创新——参加全省大学生村官培训班的思考[J]. 丁思成.  今日浙江. 2009(04)
[8]“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 刘桥生.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9]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J]. 赵晓凯.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培养的思考[J]. 雷传江,宋月红.  安徽农业科学. 2007(29)

博士论文
[1]我国田径教练员素质结构与岗位培训体系研究[D]. 李继辉.北京体育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46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46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5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