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村民自治背景下村民选举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2 21:25
  在利益结构日益分化和利益主体趋于多元、农民阶层的利益诉求和利益主张出现了新变化的今天,作为农民利益诉求和利益主张之表达过程的政治参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选举参与是村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村民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诉求的制度化渠道,它具有引导和推动农民有序参与的实现、表达和实现农民权利和利益诉求、提升农民的政治认同等重要功能,并由此成为村民自治制度效能和乡村善治实现的关键环节。因此,保障和实现村民广泛深入的选举参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村民选举参与的推进和深入面临着下述主要矛盾:一是选举制度安排的原则性与实际操作的随意性;二是村民参与愿望高与组织化程度低;三是村民利益期待强与参与效能弱。以上三重矛盾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村民参与意愿表达的独立性和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选举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并将限制和弱化村民利益表达的发展空间和动力,这势必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当下,对村民选举参与中存在的矛盾的重新审视显得更为紧迫。 然而,乡村管理者维护村民选举参与和村民自主参与意识的薄弱;乡村社会利益分...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原因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工具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2 村民自治背景下村民选举参与的重要作用
    2.1 村民选举参与的内涵及其特征
        2.1.1 村民选举参与的内涵
        2.1.2 村民选举参与的特征
    2.2 村民选举参与的重要作用
        2.2.1 提升村民的政治认同
        2.2.2 保障和落实村民的政治权利
        2.2.3 表达和实现村民的利益诉求
        2.2.4 制约和监督农村公共权力运行
3 当前村民选举参与的现状
    3.1 村民选举参与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3.1.1 村民选举参与的立法逐渐完善
        3.1.2 村民选举参与的程序逐渐规范
        3.1.3 村民的参与意识有所增强
    3.2 村民选举参与中存在的矛盾
        3.2.1 制度安排的原则性与实际操作的随意性
        3.2.2 村民参与愿望高与组织化程度低
        3.2.3 村民选举参与的利益期待强与治理效能弱
4 村民选举参与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1 村民选举参与的意识仍然相对薄弱
        4.1.1 管理者推进和维护村民选举参与的意识薄弱
        4.1.2 村民选举参与的主体意识相对欠缺
    4.2 村民选举参与的相关制度运行低效
        4.2.1 选民资格界定不明确,候选人条件未加必要的限制
        4.2.2 村委会同基层政府以及党支部的关系界定不明确
        4.2.3 贿选现象与相关法律的不完善
    4.3 利益分化所引发的利益博弈和生存环境的复杂化
        4.3.1 乡村新经济精英的出现使选举参与的竞争复杂化
        4.3.2 体制内精英与普通村民之间的矛盾复杂化
        4.3.3 村民对选举参与的非理性期望
        4.3.4 宗族势力对村民选举参与的影响
5 村民选举参与中矛盾的化解
    5.1 培育现代公民文化
        5.1.1 加强权利宣传和民主训练,培养村民选举参与的主动性
        5.1.2 发展民主合作的新型乡村关系,增强管理者推进选举的服务意识
    5.2 完善选举参与的制度体系
        5.2.1 完善村民选举参与的法律体系,化解实际操作的随意性
        5.2.2 完善村民选举参与程序,增强村民选举的透明性
        5.2.3 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增强村民选举的监督力度
    5.3 优化农村利益格局
        5.3.1 丰富农村利益源泉,增强村民和村委会之间的利益关联度
        5.3.2 提高村民组织化水平,改变村民在乡村社会博弈中的弱势地位
        5.3.3 拓宽村民的利益表达渠道,提高村民参与质量
        5.3.4 弱化宗族势力的不利影响,改善乡村社会利益关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发表论文
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民的公平观念:基于村委会选举调查的实证研究[J]. 张光,Jennifer R.Wilking,于淼.  社会学研究. 2010(01)
[2]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研究——基于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分析[J]. 袁金辉.  理论探讨. 2010(01)
[3]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体:改革开放30年农民政治心理状况分析——基于D村2008年村级换届选举考察[J]. 赵爱庆,孙建军.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9(02)
[4]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村关系变迁[J]. 汤红梅.  乡镇经济. 2007(12)
[5]政治认同的含义、特征与功能[J]. 程波辉.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7(06)
[6]困境与出路:协商民主与村级选举制度的完善——以江西省若干村选举为研究对象[J]. 邱国良,戴利朝.  求实. 2007(11)
[7]政治信任、社会资本和村民选举参与——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调查的实证分析[J]. 孙昕,徐志刚,陶然,苏福兵.  社会学研究. 2007(04)
[8]当前村民自治改革的制度变迁困境[J]. 朱建波.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9]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居民的地域性自主参与——影响村民在村级选举中参与的各因素分析[J]. 胡荣.  社会学研究. 2006(02)
[10]宗族关联视阈下的村级选举[J]. 赵麟斌,洪建设.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8)

硕士论文
[1]转型时期农村宗族势力复兴研究[D]. 陈丽.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村民选举权利研究[D]. 张贤耀.中国政法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00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00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a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