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初探

发布时间:2022-11-03 17:55
  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调查报告及时事热点等的研究,总结了新生代农民工所特有的群体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然后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及市民化现状,重点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因素。文章通过对新、老两代农民工之间的代际比较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无论是在自身特征、自组织性、社会资本,还是在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城市融合等各个环节都与老一代农民工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同时也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及问题,我们发现只有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市民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然而,实现市民化障碍重重,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障碍、制度障碍和成本障碍等方面对其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解决对策,即加强政府管理,对社会制度进行创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加强其“新市民意识”,这样才能使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现状及基本概念的界定
    1.1 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新生代农民工
        1.2.2 农民工市民化
第2章 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及问题分析
    2.1 新生代农民工特点
        2.1.1 自身特征
        2.1.2 农村退出
        2.1.3 城市进入
        2.1.4 城市融合
        2.1.5 自组织性
        2.1.6 社会资本
    2.2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2.2.1 自身的问题
        2.2.2 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
        2.2.3 给社会带来的问题
第3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及其面临的障碍
    3.1 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
    3.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
    3.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障碍
        3.3.1 农民工自身障碍
        3.3.2 制度障碍
        3.3.3 市民化成本障碍
第4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对策研究
    4.1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问题的对策
    4.2 制度创新
        4.2.1 深化改革户籍制度
        4.2.2 规范土地流转制度
        4.2.3 统一劳动力市场就业制度
        4.2.4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4.2.5 完善维权制度
        4.2.6 创新城镇住房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民打工:动机与行为逻辑——劳动力社会化的动机—行为分析框架[J]. 邓大才.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9)
[2]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资本与农民工的市民化[J]. 段学芬.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3]进城民工市民化的政府管理与服务模式——宁波市海曙区的经验及启示[J]. 乐君杰,苏振华.  新东方. 2007(05)
[4]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学分析[J]. 王艳华.  中国青年研究. 2007(05)
[5]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现状及一种可供选择的变革方案[J]. 路广利.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6(03)
[6]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J]. 王春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5)
[7]“第二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面临挑战[J]. 刘传江.  农村.农业.农民. 2006(07)
[8]中国农民工的整体社会网络特征分析[J]. 李树茁,任义科,费尔德曼,杨绪松.  中国人口科学. 2006(03)
[9]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利益诉求及角色变迁——基于东莞塘厦镇的调查分析[J]. 吴红宇,谢国强.  南方人口. 2006(02)
[10]农民工的代际差异分析[J]. 成艾华,姚上海.  统计与决策. 2005(20)



本文编号:3700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00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b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