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村民自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现机制

发布时间:2022-12-23 00:02
  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乡村治理既是基石,也是短板所在。作为农村改革实践的重要举措,村民自治制度自实施以来推动了我国农村社会的全面变革,制度优势得到了充分展现,但也仍存在制度设计与实践现实之间的偏差,需构建村民自治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实现机制,推进乡村治理走向"善治"的理想状态。村民自治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建立在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三者互相作用的基础之上,三大机制合力推动村民自治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的高度统一与融合。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村民自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动力机制
    1.实现乡村“善治”是治理效能提升的主要动力
    2.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效能提升的外部动力
    3. 实现村民的价值追求是治理效能提升的根本动力
    4. 基层政府追求绩效的行为是治理效能提升的有效推力
二、村民自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保障机制
    1. 人才保障:培育优质干部队伍
    2. 组织保障:吸纳社会资本推进治理主体重构
    3. 制度保障:构建新型“乡—村”关系
三、村民自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运行机制
    1. 提升村民参与自治的能力
    2. 建立信息沟通回应机制
    3. 推进治理主体协同共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村治理70年:两大目标与逻辑演进[J]. 刘金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2]走向善治之路:自治、法治与德治的选择与组合——以乡村治理体系为研究对象[J]. 邓大才.  社会科学研究. 2018(04)
[3]基层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路径探析[J]. 李建.  理论月刊. 2017(09)
[4]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政治沟通模型、特征、问题及路径选择[J]. 许一飞.  行政论坛. 2015(04)
[5]村民自治实际运作与理想制度的偏离[J]. 应小丽,卢福营.  求实. 2008(09)
[6]我国村干部队伍建设及其对策研究[J]. 范柏乃,戴悦.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3)
[7]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尴尬与出路[J]. 孙溥.  乡镇经济. 2007(04)
[8]“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J]. 徐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9]“双重角色”、“经纪模式”与“守夜人”和“撞钟者”——来自田野的学术札记[J]. 吴 毅.  开放时代. 2001(12)
[10]村民自治、政府任务及税费改革——对村民自治外部行政环境的总体性思考[J]. 徐勇.  中国农村经济. 2001(11)



本文编号:3724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24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b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