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州杂字与伦理教化
发布时间:2017-10-15 15:41
本文关键词:明清徽州杂字与伦理教化
【摘要】:杂字是我国宋代以后识字教材的一个重要类别。在数百年的使用、重编的过程中已突破单纯的识字功能而具有明显的教化意蕴,徽州杂字更为明显地彰显了这种功能的转变。徽州杂字所包含的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和邻睦族、遵纪守法、崇勤尚俭、惜时进学等丰富的伦理教化思想,对当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单位】: 黄山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徽州 杂字 伦理教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明清徽州杂字的整理与研究”(14YJAZH013) 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内外访学研修重点项目“徽州蒙学教材研究”(gxfxZD2016232)
【分类号】:B82-092
【正文快照】: 杂字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十分悠久,常镜海在《中国私塾蒙童所用之课本研究》一文中称:“据《明国史经籍志》载:《杂字指》一卷,后汉郭显卿撰;《要用杂字》三卷,邹里撰;《俗语杂字》一卷,隋王邵撰;《杂字要》三卷,隋李少通撰。观此知汉时已有杂字之书。”[1]79-90说明早在东汉时期,
本文编号:1037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3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