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交往视野中的技术正义

发布时间:2017-10-15 19:23

  本文关键词:交往视野中的技术正义


  更多相关文章: 交往实践 技术正义 商谈机制 正义原则


【摘要】:当今时代是技术时代,正义的追求与技术活动密切相关。在技术形成、发展过程中,由于责任、机会、风险等使得我们面临技术正义的问题。从交往视野分析技术正义形成的领域、商谈机制、基本原则等,是破解当代技术发展中正义问题的合理路径。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交往实践 技术正义 商谈机制 正义原则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治哲学视野下的技术正义研究”(11BZX06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2069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57
【正文快照】: 在当今这样一个技术化的世界里,技术构成了时代的“座架”并全面侵人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在世”生存的最基本样式’也是宰制“现代人的历史命运”的最强大工具。不言而喻,人类社会所遭遇的全部困境似乎都与技术相关,技术已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所有危机的渊薮。近年来,由技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葆伟;;高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公正[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徐福来;;伦理人生的义理与实践——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阵营中的特色与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裴德海;;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与依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蒋乃玢;;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媒介转换与融合——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刘怀光;韦应举;;回眸:流行文化合法化30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苏文婷;;从现代——后现代主义看美术发展的线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李斌;;第三网络社会与新“差序格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遭际的文化意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肖竞;曹珂;;城市工业遗产资源潜力与更新途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军;;意识形态话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彬;舞龙快乐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上海市部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文军;;正义的伦理:在德性与规范之间[J];哲学研究;2010年05期

2 邓丽敏;曹刚;;论正义的形态和功能[J];伦理学研究;2010年05期

3 文长春;;超越正义,回归多元生活世界[J];求是学刊;2011年04期

4 庞永红;;论J.范伯格的社会正义理论及其意义[J];伦理学研究;2012年02期

5 顾速;当代西方正义理论[J];哲学动态;1994年06期

6 胡海波;正义与正义观的哲学理解[J];教学与研究;1997年08期

7 沈晓阳;论交换的正义[J];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04期

8 郑永奎;;经济正义与人的发展的理性思考[J];世纪论评;1998年03期

9 邹海贵;;全球正义:是否可能? 何以可能?[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万晓高;;悲剧性文学中“诗性正义”的特质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峰;;公平正义的理念与政府公共职能的配置[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2 杨国荣;;理解正义——正义的历史内涵与正义的超越[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黄雪坚;;平等地享有良好环境——我国代内正义法律原理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4 彭鹏;;制度创新:正义之维与人性之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5 丁利;;社会正义理论:豪尔绍尼与罗尔斯的比较[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刘俊;;罗尔斯正义第二原则的法理辨析[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7 于志葵;;创新正义理论 构建和谐社会[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邱国栋;;罗尔斯正义理论对构建“和谐贵州”的启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第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义性探析——基于罗尔斯正义第二原则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通进;作为伦理学基本理念的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何怀宏;正义的原则与策略[N];深圳特区报;2012年

3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靳志强;正义理论的规范性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郑永奎;简论“经济正义”[N];光明日报;2001年

5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永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N];南方日报;2007年

6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高惠珠 中共上海市建设交通党校讲师 刘严宁;城市建设彰显“空间正义”[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文长春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从独白到对话:动态正义观的确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臧峰宇;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建构[N];光明日报;2011年

9 刘明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公平正义社会离不开公正意识的培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阿玛蒂亚·森;正义与世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万绍和;从古代正义到现代正义[D];浙江大学;2004年

2 肖劲草;交换正义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鹏;修复式正义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6 夏纪森;正义与德性—哈耶克与休谟的正义理论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孙一平;组合式运气平等[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鹤;公平正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冲;阿格妮丝·赫勒的超越正义理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薇;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4 赵倩;马克思批判性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胡玉梅;论资本主义与正义[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军垒;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正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7 王旭凤;阿马蒂亚·森“平等的正义理论”初探[D];山东大学;2005年

8 白晓明;柏拉图正义理论的探究[D];湖北大学;2013年

9 黄潇;再分配、承认与代表权——弗雷泽正义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程蓉菁;侵权法的矫正正义理论解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38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38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f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