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当代死亡伦理研究综述及其中国研究视角——兼从个体到民族、从产业到社会的战略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18 11:07

  本文关键词:当代死亡伦理研究综述及其中国研究视角——兼从个体到民族、从产业到社会的战略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中国 死亡伦理 研究综述 战略视角


【摘要】:当代死亡伦理观的研究基于西方现代医学发展,直到上个世纪末已进入各个方面的研究。就当代中国视野而言,近年来国内学界也较为重视死亡学探讨,特别从死亡哲学视角进行探讨的死亡伦理研究具有特色。但是当代中国话语或境遇中的死亡伦理专门研究还是凤毛麟角,即使偶尔在相关领域中涉及当代中国死亡伦理研究,也缺少应有的战略视野和系统的理论建构。在战略视野下开展当代中国死亡伦理研究并进行系统建构将弥补这种不足。不管在学术价值上还是现实意义上,当代中国社会迫切需要富有人文思辨精神的死亡伦理观建构。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当代中国 死亡伦理 研究综述 战略视角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个人到民族、从产业到社会的当代中国死亡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4BZX085) 江苏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当代中国死亡伦理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377) 江苏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死亡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4XWR012)
【分类号】:B82-05
【正文快照】: 当代风险社会中人类感到不安、担忧甚至恐惧,最大特征便是“怕”。而“怕”最根本莫过于对“死亡”的畏怕。以死亡科学观为代表的死亡观常以为死亡是一种极大的威胁,然而当代死亡观建构还需要跨越死亡科学的狭隘视野,以更明智的态度应对风险社会各种死亡风险的挑战。当代死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怀承;姚站军;;探求死亡伦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2 邱仁宗;脑死亡的伦理问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甘绍平;;从脑生与脑死之标准看治疗性克隆的理据[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甘若水;论庄子的死亡伦理及其现代意义[J];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5 黄瑜;熊凯;;黑格尔死亡观的伦理意蕴[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6 刘静馨;我国老年病人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冯泽永;论死亡的价值[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8年02期

8 周启华;我国“安乐死”大事纪要[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9年01期

9 黎群武;论临终关怀的道德原则[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9年04期

10 邱仁宗;;死亡概念和安乐死[J];医学与哲学;198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再祥;;现代性背景下的安乐死合法性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许小东;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钱健颖;;死亡阴影下的个体生命——以《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及《等了一整天》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4 靳凤林;柏拉图生死观述要[J];北方论丛;2002年06期

5 叶晓川,李定轶;生与死的冲突及抉择——安乐死在我国能否合法化[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张晓丽;;西方文学中的死亡叙事及其审美表现[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7 杨倩;;感伤主义思潮下的魏晋哀挽文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林平乔;;儒道释视野中的第三代诗歌的死亡书写[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周德新;;生死矛盾论[J];武陵学刊;2010年03期

10 许道军;“幻象的死亡”和“真正的死亡”——论海子的死亡哲学[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韩星;;硬汉精神是如何炼成的——略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王向阳;;历史课堂开掘生命教育的实践和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夏毅辉;;论中国文化内在发生、发展的地域因素——从“六朝”地理概念切入的研究[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秦峗;贺泽海;;以死亡教育为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5 刘梅;;重建超验的意义同一性: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宗教文化关系浅析[A];宗教与民族(第七辑)[C];2012年

6 钱丽荣;;安乐死渐进性路径探析[A];2013浙江省医学伦理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清竹;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郭海霞;论身体资本与身体教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姚站军;“伦理大战略”理论建构及其实践透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云岭;现代医学情境下死亡的尊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万雪梅;美在爱和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陈英;毁灭、建构与超越:苏珊·桑塔格虚构作品中死亡疾病主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刘伟;郭店儒简所见生死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玉柱;当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委婉语动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胡斯源;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陈轶;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及策略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阔;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死亡意识及其现代意义[D];江南大学;2010年

5 黄伟平;人间幸福的执著追求[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裕泉;安乐死亡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左传韵;从畏惧的面对到平静的领悟[D];南昌大学;2010年

8 邹时超;我国大学生生命观调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王雪霏;我国安乐死立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蒋华;生命意义的张扬与存在的拯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国屏;;来自科学技术的哲学诉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蔡军,肖水源,周萍;死亡概念的发展和儿童与少年的自杀意念[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年01期

3 纪德尚;;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的再认识[J];河北学刊;2005年06期

4 郑杭生,王万俊;论社会学本土化的内涵及其目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5 杨永忠;对自然垄断产业伦理建设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3年03期

6 李伯聪;;微观、中观和宏观工程伦理问题——五谈工程伦理学[J];伦理学研究;2010年04期

7 汪凯;生命质量、生命数量与健康[J];医学与哲学;1998年04期

8 吴金希;;战略新兴产业来不得半点短视行为[J];中国科技财富;2011年09期

9 曾国屏;;产业实践——社会自然的生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7期

10 甘绍平;忧那思等人的新伦理究竟新在哪里?[J];哲学研究;2000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丽霞;;资本支出决策技术应用分析:战略视角[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周慧洁;CFO的战略视角[N];中国会计报;2013年

2 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傅强;汇聚资源打造军工软件旗舰[N];中国电子报;2011年

3 何建平 (作者系印台区陈炉镇镇长);战略视角 意志考验[N];铜川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解艳艳;战略视角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54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54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2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