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和诺齐克正义理论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罗尔斯和诺齐克正义理论比较研究
【摘要】:正义问题是一个永恒的历史性话题,从古到今,有许多哲学家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在上世纪70年代,罗尔斯和诺齐克这两位伟大的学者分别发表了《正义论》和《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两本政治学著作,阐述了他们的正义理论。罗尔斯从平等入手来阐述两个正义原则,为此而假设“原初状态”、“无知之幕”和“正义的环境”等条件来论证两个正义原则的合理性;诺齐克却从自由出发来阐述其持有正义原则,并以此来批判罗尔斯的“差别原则”,由此形成的罗尔斯的平等正义理论和诺齐克的自由正义理论的论争,几十年来不绝如缕。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他们的正义理论形成的背景因素入手来考察两者的差异性,包括正义理论提出的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理论背景以及相同的社会环境下的不同价值选择,如何生成他们各自的正义信念,形成他们各自对自己所坚守的正义理论的建构依据和阐述理由。第二部分对罗尔斯和诺齐克的正义理论的的个性构建的简单的阐述,首先从整体上梳理两人之正义理论构建的基本框架的差异性,然后从宏观上对比二人的不同正义原则,揭示罗尔斯的“差别原则”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和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的内容和证明方法的不同。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两者正义理论的趋同性和根本的分歧,罗尔斯的平等正义和诺齐克自由正义理论所表现出来的趋同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其正义理论构建的认知基础趋同;二是其正义理论建构的人性基础趋同;三是其正义理论所持有的基本主张趋同;根本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两人正义理论构建的角度、逻辑起点、伦理方法、认知视野方面:首先,从论证的角度来看,罗尔斯是从社会的平等的角度出发展开对正义的论证,诺齐克却是从个人的权利的角度展开对正义的论证。其次,从设论的逻辑起点看,罗尔斯从国家出发,以“原初状态”来展开证明他的两个正义原则;诺齐克却以“自然状态”为逻辑起点,来论证持有正义原则的普适性。因此,罗尔斯希望国家建立正义制度体系来指导社会分配,而诺齐克的目的旨在建立最小功能的国家,以个人的权利为基础来对财产权进行正义的保护。其三,其对伦理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也存在根本的差异:罗尔斯传承了康德的义务论方法,因而,罗尔斯的正义论体现了义务论的倾向,希望建立一个福利性的国家,构成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政治目标;诺齐克却继承了功利论的传统方法,以尊重个人的自由权利为目的,诺齐克的方法体现了权利功利主义的特征。最后,对两种正义理论分歧的实质进行了梳理,罗尔斯的平等的正义理论来自于卢梭和康德的平等思想影响,洛克的自由权利理论却影响了诺齐克的自由正义理论,所以,两者的实质分歧是对平等与自由权利认识不同。第四部分从思考罗尔斯和诺齐克的正义理论的现实意义出发,发掘两人正义理论的有用价值,为解决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可靠性的方法和途径。因为在现阶段,我们国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人口问题、生态问题、地区差异问题等,而这些都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罗尔斯和诺齐克的正义理论涉猎到政治学、道德学、经济学等领域,重新解读两人正义理论也能够给我国现在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提供指导。
【关键词】:罗尔斯 诺齐克 正义 正义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2
- 1.1 选题的理由和意义10-11
- 1.1.1 选题的理由10-11
- 1.1.2 研究的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现状11-19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8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8-19
- 1.3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19-20
- 1.4 主要研究方法20-21
- 1.5 本课题的创新性21-22
- 2 罗尔斯和诺齐克正义理论形成的不同背景22-33
- 2.1 两种正义理论提出的不同知识背景23-26
- 2.1.1 奠定两种正义理论的知识背景差异23-25
- 2.1.2 两种正义理论不同的思想传承与选择25-26
- 2.2 相同的社会环境下的不同价值选择26-29
- 2.2.1 相同的政治环境下的不同的政治取向27-28
- 2.2.2 相同的经济环境下的不同的经济取向28-29
- 2.3 两种正义理论的不同的理论背景29-33
- 2.3.1 罗尔斯正义论的理论背景29-30
- 2.3.2 诺齐克正义论的理论背景30-33
- 3 罗尔斯和诺齐克的正义理论的个性构建33-49
- 3.1 两种不同的正义理论框架33-34
- 3.1.1 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框架33-34
- 3.1.2 诺齐克正义理论的框架34
- 3.2 两种不同的正义理论原则34-49
- 3.2.1 罗尔斯的平等主义正义原则35-42
- 3.2.2 诺齐克的自由主义正义原则42-49
- 4 罗尔斯和诺齐克正义理论的异同简介49-62
- 4.1 两种正义理论的趋同性简介49-55
- 4.1.1 两种正义理论的理论基础相近49-52
- 4.1.2 两种正义理论的共同人性观52-54
- 4.1.3 两种正义理论的基本主张趋同54-55
- 4.2 两种正义理论的分歧简介55-62
- 4.2.1 构建正义理论的角度不同55-57
- 4.2.2 构建正义理论的逻辑起点不同57-58
- 4.2.3 构建正义理论的认知视野不同58-59
- 4.2.4 构建正义理论的伦理方法不同59-60
- 4.2.5 形成两种正义理论分歧的实质60-62
- 5 罗尔斯和诺齐克正义理论的影响与启示62-68
- 5.1 两种正义理论产生的不同影响62-65
- 5.1.1 两种正义理论的不同贡献62-63
- 5.1.2 两种正义理论的不同局限性63-65
- 5.2 两种正义理论给我们不同的启示65-68
- 5.2.1 两种正义理论对社会财富分配正义的启示65-66
- 5.2.2 两种正义理论对处理个人和国家关系的启示66
- 5.2.3 两种正义理论对构建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66-68
- 参考文献68-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K.葛沃茨 ,梁虹;纪念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诺齐克[J];世界哲学;2002年03期
2 丁雪枫;卢皎;;论诺齐克对马克思劳动观的道德消解[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岳富林;;人是目的——试论诺齐克的个人权利理论[J];青春岁月;2013年22期
4 张翠梅;;走进诺齐克的哲学世界[J];理论探讨;2011年03期
5 郭建玲;;罗伯特·诺齐克:一只喜欢探询的狐狸[J];东吴学术;2012年01期
6 肖劲草;;诺齐克交换正义思想之反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梁承碧;诺齐克资格理论述评[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徐马莉;;简析诺齐克个人权利观[J];文学教育(中);2011年09期
9 罗克全;“善良的”还是“无害的”——诺齐克政治哲学中的道德约束[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6期
10 淼;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逝世[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德清;诺齐克:一个政治哲学家的思想肖像[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徐友渔;诺齐克:实现平等不能侵犯权利[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秦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尔斯、诺齐克、布迪厄三人祭[N];南方周末;2003年
4 冯雪梅;慈善排行:寻求财富正义之路[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5 冯雪梅;慈善排行——寻求财富正义之路[N];贵州政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翠梅;论罗伯特·诺齐克之资格正义理论[D];吉林大学;2007年
2 袁聚录;试析柯亨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的批判[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姜延博;平等与自由的张力[D];吉林大学;2013年
4 文长春;逻辑在先的个人权利[D];吉林大学;2006年
5 郭玉芳;新自由主义:自由与平等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6 孙平;当代美国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立;平等的范式[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秋阳;诺齐克个人权利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王鑫鑫;G.A.科恩对罗伯特·诺齐克自我所有理论的批判[D];辽宁大学;2015年
3 陈钰戬;诺齐克权利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赵琳;再分配之正义性探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5 脱亚琴;罗尔斯和诺齐克正义理论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6 侯心稳;诺齐克个人权利理论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贵贤;诺齐克的“最弱意义上的国家”理论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f ;诺齐克的“资格理论”与政治意志主义[D];吉林大学;2007年
9 朱会召;诺齐克的资格理论探究[D];华侨大学;2011年
10 刘庆生;诺齐克国家理论探析[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68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68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