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伦理与分配正义的分殊——兼析弗莱施哈克尔《分配正义简史》应获的关注——兼析弗莱施哈克尔《分配正义简史》应获的关注
本文关键词:慈善伦理与分配正义的分殊——兼析弗莱施哈克尔《分配正义简史》应获的关注——兼析弗莱施哈克尔《分配正义简史》应获的关注
【摘要】:尽管慈善伦理与分配正义都有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是看似接近实则迥异的两个概念。分配正义指向人权,由公共权力予以保证。慈善伦理则指向人道,建立的基础是道德情感。当我们探讨二者的分殊时,很有必要对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的《分配正义简史》予以关注。通过对分配正义历史简明扼要的回顾,弗莱施哈克尔力图引导人们清晰地区分正义与慈善,以免概念不清引起对二者权界的认识混乱。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区分清楚分配正义和慈善伦理两个概念各自的权界,才能准确区分它们在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中的方式和作用有什么不同。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分配正义 人权 慈善伦理 人道
【分类号】:B82-05
【正文快照】: 现代社会的很多伦理尴尬都源自概念的不清晰。譬如在探讨慈善伦理问题时,将其与分配正义等量齐观地纳入公共责任与制度考察的范围,从而将慈善问题的诸多症结一并归于公共政府失职。尽管很多人都懂得在分配正义与慈善伦理之间存在分别,但由于它们都有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效果,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娟;向玉乔;;分配正义的内在张力[J];哲学动态;2012年02期
2 姚大志;;再论分配正义——答段忠桥教授[J];哲学研究;2012年05期
3 朱春晖;;伦理学意义上的分配正义范畴探微[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涂良川;胡海波;;论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J];现代哲学;2009年02期
5 范桂荣;;差异公民资格与分配正义的实现[J];黑龙江史志;2010年05期
6 宋政友;;分配正义有效实现的人性基础及实践目标诉求[J];沧桑;2008年03期
7 王广;;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反思——基于《哥达纲领批判》的视角[J];哲学研究;2009年10期
8 郑晓松;;全球分配正义的制度重建——首届《哲学分析》讲堂综述[J];哲学分析;2012年01期
9 顾速;论市场经济下的分配正义原则[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10 李庆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阈下的分配正义[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海瑾;;解读邓小平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任晓莉;;实现分配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3 郑永奎;;社会保障是分配正义的延伸[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蔡春;;分配正义与教育公正[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5 蔡春;;分配正义与教育公正[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12年
6 游海疆;;和谐决策:善与善的冲突与路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后 阮思余;程序正义不解决,分配正义难兑现[N];东莞日报;2010年
2 朱四倍;“富人多交税”彰显分配正义[N];厦门日报;2006年
3 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吴钢邋伍春辉;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邓聿文;挂职锻炼与分配正义[N];中国经营报;2008年
5 龚蔚红 吉林大学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慈善不能代替分配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雷颐;“分配正义”的前提[N];南方周末;2007年
7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 郭忠华;激活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动力[N];南方日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 易艳刚;分配正义与阶层固化[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王培刚;分配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 龚群;分配正义与消除贫困[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有璋;论当代中国分配正义[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李志江;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分配正义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2 顾明霞;作为观念与叙事的分配正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蓉丽;论分配正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匡芳芳;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梁贤华;哈耶克对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的批判[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玉田;基于关系视角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补充[D];吉林大学;2016年
7 陈颖;荀子分配正义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8 王晓蕾;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正义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9 王实;论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的两个原则[D];内蒙古大学;2016年
10 丁晨曦;论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分配正义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83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83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