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信力的内在根基与外部制约
本文关键词:政府公信力的内在根基与外部制约
更多相关文章: 政府公信力 政务诚信 政务公开 知情权 监督权
【摘要】:政府公信力的形成以政务诚信为依据。或者说,政府官员的政务诚信是政府公信力形成的内在根基。政府公信力的建立与维持,不仅需要有作为其内在根基的政务诚信,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政务公开背景下公民的监督权和知情权,是政府公信力之外部条件中最为重要且最为基本的两项。虽然仅凭外部制约不足以完全解决政务诚信问题,但外部制约的确对提升政府公信力有一定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他律的外部制约还能诱导政务诚信之自律的产生,最终形成提升政府公信力之内因与外因或自律与他律的联动。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府公信力 政务诚信 政务公开 知情权 监督权
【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课题“提升政府公信力研究”(13ZZB006)
【分类号】:B82-051
【正文快照】: 一、政务诚信是政府公信力的内在根基一般认为,对于政府公信力这个概念,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加以认识或界定:一是政府自身的角度,一是公民或公众评价的角度。就政府自身这一角度来说,政府公信力这个概念偏重于强调政府在公信力塑造与积累过程中的能力与影响力,是政府行使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五钢;;完善政务公开制度 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杜力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视野下的公民监督权再探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姬国海,刘皓;政务公开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4 宁立成;;论公民监督权的社会价值[J];理论月刊;2007年03期
5 田恒;;政府信任、公民社会与公共治理:一种公共视角[J];晋阳学刊;2013年01期
6 姚莉;;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行政问责之研究:一个基本知识层面的分析[J];天府新论;2014年03期
7 张琼;;论宪法学视野下的知情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金太军;关于实行政务公开的思考[J];学习论坛;2001年03期
9 王向文;;政府公信力概念的三个维度:以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为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包美霞;;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对策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孙显元;;“向钱看”的经济正当性与道德正当性[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赵红;郭淑新;王义芳;;高校知识女性的道德困惑及道德自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仝宏伟;政治动员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因及对策[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于璐;;功利主义与道义主义由分趋合浅议[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崔微;;关于康德对道德合理性论证的阐释[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谢佑平;江涌;;论我国以人为本的刑事诉讼制度的应有结构——科学发展观的刑事司法解读[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8 刘喜珍;论康德绝对命令的实践理路及价值指归[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韩凤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特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贺宾;;走向对话交往的现代伦理生成机制[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季丹丹;郝乐祥;;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3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徐卫红;;从康德的角度看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杨丽然;;人的尊严释义[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谢维楚;;试论科学发展观关于人的主体性的思想[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7 祁雪瑞;;生态文明的哲思与践行[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陈新汉;;哲学视域中的人民主体[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9 何得梅;;浅析体校运动训练的“人本化”管理[A];《体育科研》2009年第3期(总第115期)[C];2009年
10 杨国荣;;心性之辨:从孟子到王阳明——兼论王阳明重建心体的理论意蕴[A];国际儒学研究(第二辑)[C];199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7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志英;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先林;自由与秩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昕;《道德情操论》的行为合宜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怡;论教育惩罚在高校中的合理使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倪胜林;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凌纪霞;小学生学习责任感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李赢;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审视[D];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康之;;论信任的衰落与重建[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2 武乾;南京国民政府的保甲制度与地方自治[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冯云翔;刘李明;;司法过程中的对话沟通与诚信原则——关于和谐社会与司法公正的思考[J];法学与实践;2005年04期
4 吴光芸;;社会资本与提升政府公信力[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何玉;唐清亮;;公共服务、政府透明度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影响机理与经验证据[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04期
6 郭莹;中国古代的“告密文化”[J];江汉论坛;1998年04期
7 王名;;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8 程倩;;后实证主义的政府信任关系研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邹东升;地方政府行政诚信检视:传统、失范与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10 马得勇;;信任、信任的起源与信任的变迁[J];开放时代;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教学研究会会长 薄贵利;[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诗宗;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D];浙江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娟;;浅析我国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及对策[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2 李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对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影响[J];沧桑;2013年05期
3 杨妮娜;;政府公信力提升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神州;2012年33期
4 董河清;;关于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思考[J];党史文苑;2010年24期
5 杨畅;王前;;政府绩效评估:中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价值与逻辑[J];伦理学研究;2011年02期
6 朱移山;陈明胜;;管窥抗战后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以南通唐闸自治实验区的申办为中心[J];安徽史学;2013年05期
7 颜永超;;基于公民参与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以聊城市东昌府区为例[J];神州;2013年31期
8 陈红英;;对城市管理与政府公信力的思考[J];杭州通讯;2006年05期
9 常金萍;;浅析网络背景下的政府公信力的重构与提升[J];青春岁月;2012年02期
10 黄军;;论政府公信力与媒体舆论监督[J];青年文学家;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化市行政学院课题组;孙蔚;;乡镇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2 刘金梅;;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3 王颖;;提升政府公信力 构建首都和谐社会[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4 罗佳;;论微博时代的政府公信力建设[A];全国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2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3年
5 张旭霞;;试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世谊;时伟;;论新时期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薛瑞汉;;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艳元;;浅谈政府公信力建设问题[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吕龙丹;;转型时期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风险分析[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2)——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能力建设研究[C];2011年
10 李坤龙;;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与对策[A];民生建设与公共事业发展研究——基于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和改善民生途径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荷丰;政府公信力拷问官员良知[N];中山日报;2009年
2 李艳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会底层政治信任研究”负责人、厦门大学副教授;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政府公信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记者 王众;踏实处理群众诉求 提升党委政府公信力[N];菏泽日报;2013年
4 李宁;接受监督利于树立政府公信力[N];经济日报;2013年
5 记者 张继元;推进政务公开 增强政府公信力[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4年
6 记者 汪巍巍;以强有力举措增强政府公信力[N];黑河日报;2014年
7 国家行政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N];光明日报;2005年
8 湖南 邓清波;治污考验地方政府公信力[N];中国信息报;2006年
9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 顾骏;政府公信力的边界[N];中国经营报;2008年
10 本报评论员;打造政府公信力[N];泸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郝玲玲;政府公信力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杨畅;基于政府绩效评估的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提升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祖迎;转型期中国政府公信力强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夏芳;我国政府公信力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郭玲;网络社会背景下政府公信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黄菊;绩效理念视角下的中国政府公信力提升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莫柳娟;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王淑华;基于公民参与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陈媛媛;社会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李宗方;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D];湘潭大学;2010年
9 朱晓洁;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刘婧;信息公开背景下的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6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86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