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我国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04:14

  本文关键词:我国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伦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企业 员工 社会责任 伦理动机 歧视 主体意识


【摘要】:企业是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细胞,由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构成。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技术等精神力量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日益突出,员工对企业的作用也愈加重要。企业的进步也使其逐渐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但是,很多实际情况显示,企业在真正对待员工时,并没有很好的履行其义务。相反,劳资问题一直存在,企业对员工的缺失现象频频出现。所以,针对企业履行对员工相关责任的研究是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笔者参考相关的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产生的结果,并通过与多学科理论的融合,展开了针对我国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研究。企业以一种独立的社会组织的形式存在,既体现一定的经济性,又存在一定的道德性。企业作为道德主体有其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这是由其自身组成的目的和追求决定的。企业的双重属性决定其自身在社会关系中必然蕴含经济关系和伦理关系。而在此一系列的关系中,需要企业来处理和平衡这些关系。此时,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必然不仅仅停留在对经济的追求上,企业的需求也必然是复杂的,其中则必然会蕴含着相关的伦理动机。在对待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的时候,本文是这样阐述的,企业的道德属性和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共同决定企业对员工是负有责任的。但是,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又有其特殊性,是复杂和独特的,这体现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上。一方面,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劳资冲突;另一方面,企业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又与企业的逐利性是统一的。这就决定了企业履行对员工责任的过程必是复杂的。无论如何,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都是必然的。这既是企业自身特性的要求,也是社会提出的必然要求。企业作为道德主体要求其履行一部分义务。其中则包含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企业行为虽然为经济行为,但在其一切行为之中,总是蕴含着复杂的行为动机,其中必然存在伦理动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社会进步对企业的期待也逐步提高,社会进步也使员工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期待,这都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本文还针对企业对员工责任的基本内容作了概括。其内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公平对待员工就业与薪酬;保证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依法提供对员工的社会保障;重视培训并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又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金字塔理论和卡罗尔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理论,对其内容进行了解读,从另一个角度针对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进行了简单的描述。从而,既看到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持续发展的一致性,又看到了企业承担对员工社会责任与其逐利性的矛盾性。继而,得出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存在缺失的必然性。文章最后,从员工薪酬,员工权利和尊重员工自身三个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进行了描述。并从法律法规与制度,企业和员工三个层次,对其缺失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员工对企业的期待总会有新的要求。企业承担的这份对员工的责任也不是一时,是需要其不断更新和扩充的。当然,也只有承担了这份责任,企业才能长久生存,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企业 员工 社会责任 伦理动机 歧视 主体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05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思路14-15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5-17
  • 1.4.1 研究方法15-16
  • 1.4.2 研究的创新点16-17
  • 2 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伦理分析17-24
  • 2.1 企业是客观存在的道德主体17-20
  • 2.1.1 企业作为道德主体有其权利与义务17-19
  • 2.1.2 企业的利益关系必然产生伦理关系和伦理动机19-20
  • 2.2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20-24
  • 2.2.1 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劳资冲突20-21
  • 2.2.2 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与其逐利性的统一21-24
  • 3 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24-29
  • 3.1 企业自身特性的要求24-26
  • 3.1.1 企业作为道德主体的必然要求24-25
  • 3.1.2 企业经济行为的必然要求25-26
  • 3.2 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6-29
  • 3.2.1 社会进步对企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待26-27
  • 3.2.2 社会稳定发展要求企业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27-29
  • 4 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及其分析29-35
  • 4.1 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29-32
  • 4.1.1 公平对待员工就业与薪酬29-30
  • 4.1.2 保证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30
  • 4.1.3 依法提供对员工的社会保障30-31
  • 4.1.4 重视培训并促进员工全面发展31-32
  • 4.2 由双金字塔思想分析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32-35
  • 4.2.1 马斯洛需求层次金字塔理论和卡罗尔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理论32-33
  • 4.2.2 企业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持续发展33-35
  • 5 我国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其对策35-44
  • 5.1 我国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履行现状35-36
  • 5.1.1 国有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履行现状35
  • 5.1.2 民营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履行现状35-36
  • 5.2 我国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缺失的具体表现36-40
  • 5.2.1 企业对待员工薪酬方面缺失的表现36-37
  • 5.2.2 企业尊重员工权利方面缺失的表现37-39
  • 5.2.3 企业尊重员工方面缺失的表现39-40
  • 5.3 我国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缺失的对策40-44
  • 5.3.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40-41
  • 5.3.2 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41-42
  • 5.3.3 培养和提高员工的主体意识42-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8
  • 后记48-4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景荣;因特网与我国企业经济的发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冯林;企业经济行为的道德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周冰;企业性质问题探析[J];南开学报;1995年02期

4 宁高峰;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沧桑;2004年03期

5 袁美娟;试谈美国小企业发展及所得启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6 杨涛;股份制不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唯一选择[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7 李淑英;;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界定、范围及特质[J];哲学动态;2007年04期

8 杨文兵;论企业经济行为的伦理限度[J];现代哲学;2001年04期

9 杨根龙;;企业价值构成的哲学分析[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3年00期

10 杨喜云;;关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J];神州;2012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志莉;赵子静;王小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行为[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沈四宝;程华儿;;浅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3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吉林省企业集团调查与问题研究[A];吉林省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续集三)[C];1998年

4 陈贵民;雷造民;;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A];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5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刘艳良;;网络经济下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思考[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王益锋;王安民;王瑛;;企业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A];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张波;陈亮;;浙江非公企业中的青年员工发展对策[A];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3)[C];2003年

8 庞新会;;深化企业信息化建设 实现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A];山西省科技情报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正德;洪明军;黄炜;;温岭市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伟;许建;张全智;王丽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彭佳琪 记者 宋亚光;我市新增10户高新技术企业10户科技企业[N];四平日报;2007年

2 周慧敏 钟文 潘国尧;行动起来,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N];中国企业报;2002年

3 马国川;中国企业应尽快建立企业公民意识[N];中国企业报;2006年

4 马国川;企业应该设有“企业道德官”[N];经理日报;2006年

5 黄玉彪;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的动力[N];人民政协报;2006年

6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厉以宁;企业是经济转型的主体[N];文汇报;2009年

7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程海荣 赵继伦;企业经济正义与企业的社会责任[N];光明日报;2009年

8 杨雯雯;柳河公安创新举措护卫企业经济健康发展[N];北方法制报;2009年

9 魏玉贵;以文化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N];经理日报;2003年

10 于升云;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N];黑龙江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集甜;企业责任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洪旭;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3 刘德佳;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长喜;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与企业社会责任[D];复旦大学;2005年

5 李永平;社会和谐发展环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6 田虹;企业社会责任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陈锋;企业社会责任与减缓贫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周景勤;利益均衡与效率[D];中共中央党校;1995年

9 李家鸽;基于知识观的企业理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0 姜涛;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响应与企业价值[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婷;EVA-BSC在煤炭企业中的业绩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2 赵畔;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资产影响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3 张悦;人本视角下的全要素核算[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4 易木铎;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林乃勤;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D];兰州大学;2015年

6 李建村;中美企业社会责任沟通要素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王洋;基于价值管理的企业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黄雪婷;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动机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9 李艳;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建设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10 叶绍辉;大连德岛机电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86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86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3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