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传统家训创造性转化的原则与策略——基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实现传统家训创造性转化的原则与策略——基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
【摘要】: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当前,要深入探寻传统家训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链接,增强传统家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就必须积极推动传统家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从而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现实实践中,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要以基本价值主题为导向,以现代社会伦理关系为依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准确把握传统家训中一些价值观念的古今之别,力求避免传统观念的僵化滞后。与此同时,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要重视家训的方法论意义,使人们充分感受传统家训的规矩意识,将传统家训文化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14ZDB007),项目负责人:陈延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凝练与传播、认同对策研究”(14AKS018),项目负责人:陈延斌
【分类号】:B823.1;D64
【正文快照】: 传统家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代际化的教育与传承,在家族发展史上起着绵延不断的教化作用,成为当代中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以传统家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1为什么要实现家训的创造性转化家训也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向宏;;中国传统女红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创造性转化[J];包装工程;2010年18期
2 耿开君;创造性转化,转化什么,如何转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3 纪向宏;;论中国传统女红文化的创新途径[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4期
4 何显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社会实践基础[J];哲学研究;1999年07期
5 盛邦和;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龚虹波;论传统德治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2期
7 赖地长生;论优秀传统道德的创造性转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8 沈文慧;;论延安文艺对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余源培;;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思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3期
10 王艳华;许以民;;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途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 董鸿扬;传统伦理价值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传承[N];哈尔滨日报;2007年
2 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 李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14年
3 冯远;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N];光明日报;2014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付建利;制度创新同时勿忘创造性转化传统[N];证券时报;2013年
5 本报通讯员 李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 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章[N];济宁日报;2014年
6 早报特约评论员 葛剑雄;延续与更新可并行不悖 传统节日应“创造性转化”[N];东方早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何光锐;传统资源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N];福建日报;2009年
8 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道德与文明》编辑部主编 杨义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记者 李邦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加快建设美德山东[N];济宁日报;2014年
10 于平;文化软实力要做实要给力[N];中国艺术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Z栨,
本文编号:1215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1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