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心隐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2 20:30
本文关键词:何心隐伦理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泰州学派 何心隐 伦理思想 理欲观 平等观 理想人格
【摘要】:何心隐师从颜山农,是王阳明心学之泰州学派王艮的再传弟子。他的伦理思想是在明代中后叶,社会处于极不稳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他的思想既有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又有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何心隐以孔孟为榜样,怀着对社会、百姓的强烈关怀,不仅用他的思想,而且也用他的行动,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和探索,是一个有追求有魄力的思想家和实践家,他在他的理想王国“聚和堂”内实践着他“内圣外王”的理想追求。 本文除了绪论,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何心隐伦理思想的成因。对何心隐的生平、著作、思想渊源作了分析,并就其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作了分析。 二、简要分析了何心隐伦理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包括了本体论和人性论基础。 三、对何心隐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第一部分论述了何心隐的理欲观,他对“无欲”的观点的反对,不赞同压抑百姓正当的“欲”,他在人性论方面提出的“寡欲”、“育欲”以及“与百姓同欲”的思想;第二部分是对何心隐在“师友”、聚和堂组织和教育思想中所表现出来的平等观的探讨;第三部分是他的理想人格论,他对“内圣”的传承与变革和拓宽“外王”路径的政治理想的分析。 四、对何心隐伦理思想评价,阐述了何心隐伦理思想的特点以及他的思想对泰州学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和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最后简要分析了他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叶;聚和堂 明代宗族公社的失败[J];小康;2005年06期
2 青木隆;何心隐的“不落意气”之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刘仁衍;试论何心隐的政治理想及其思想基础[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S1期
4 陈增辉;何心隐的教育实践[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5 陈寒鸣;王艮、何心隐世俗化的儒学政治思想[J];晋阳学刊;1995年03期
6 季芳桐;论泰州学派的性质、分化和消亡[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胡维定;泰州学派的人文主义精神[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任文利;;何心隐之死考论[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陈增辉;;何心隐伦理思想试评[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10 张琏;何心隐的社会思想论析[J];史学集刊;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1215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15994.html